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盐城大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8-13 09:36:56
来源:中新网江苏

  中新网江苏新闻8月13日电(葛顺明)盛夏时节,行走在盐城大丰乡村,一个个特色田园乡村亮丽多彩,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处处产业生机盎然……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大丰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老村庄整治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改善生态环境,累计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8个,数量列全市第一。

  聚焦“安居梦”打造宜居宜业新社区。“小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环境宜人,邻里和睦,幸福感满满。”西团镇龙窑村新型农村社区居民蒋先生对新居赞不绝口。该社区占地100亩,共计180户,以“水为脉、绿塑形、田现景”为理念,充分融合本地风情。作为苏北首个近零能耗新型农村社区,这里不仅“房子好”,更配套了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超市、文化礼堂等设施,让居民安居乐业。大丰区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打造农房改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标杆,已建成的23个新型农村社区中,14个获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该区注重融入乡村元素,提升规划水平,推动新老村庄有机融合。社区内,党群服务中心、益民服务社、文化活动中心、卫生室等功能一应俱全,超市、快递点等便民设施触手可及。该区推广“主房+院落”模式,在统一规划基础上,采取统一代建、联建、自建等多种方式,邀请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工程质量监督,确保群众住上“安全房、放心房”。

  聚焦“生态美”守护乡愁记忆焕新颜。在乡村建设中,大丰区始终注重保持村庄自然肌理,留住乡愁记忆。突出村口等重要节点打造,让村庄焕发传统韵味,呈现如画田园风光,努力建设一批立足乡土、富有特色、承载乡愁、体现现代的美丽乡村。大中街道恒北村依托梨园生态优势,着力打造集生态观光、农耕文化、温泉养生于一体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通过实施道路升级、水系治理、环境提升、民宿开发、乐园建设等系列工程,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产业活力持续增强。草堰镇三元村借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依托国家4A级景区梦幻迷宫等资源,在村庄整治、绿化美化、生态保护、农旅融合上持续投入,打造集现代农业、田园文化、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乡村,让“鲜花盛开的美丽村庄”产业更活、生活更美。

  聚焦“产业兴”拓宽富民强村新路径。大丰区坚持产业与居住融合发展,在规划新型农村社区时同步布局配套产业,确保每个社区附近都有主导产业支撑,做实富民增收文章。通过兴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有效集聚要素、做强农业、壮大集体经济。新丰镇太兴村紧邻荷兰花海景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第三产业,建设千亩花卉苗木储绿基地,拓宽乡村旅游、企业就业、高效农业等渠道,促进集中居住区农民就近就业,提升药材、花卉、苗木等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南阳镇广丰村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大蒜、葡萄等特色现代农业,运用“生态+”“互联网+”延伸产业链,促进三产融合。西团镇新中村着力打造“绿野新中”农业园,占地4000多亩,其中连栋大棚超2000亩,创新构建“政府搭台、农人唱戏、农民增收”机制,形成了青椒、甘蓝、西蓝花三大千亩特经产业和葡萄、樱桃、草莓三大甜蜜果品产业。依托田间学校年培训农民约1500人次,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提升技能,实现园区就近务工,人均年务工收入增加2.6万元。(完)

编辑:顾名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