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从田间到殿堂:盐都小戏《赶脚》问鼎文华节目奖

2025-11-07 09:50:13
来源:中新网江苏

  中新网江苏新闻11月7日电(王丹)日前,盐城市淮剧团创排的淮剧小戏《赶脚》从全国百余部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第十八届文华节目奖。这部由三位“00后”青年演员主演的地方小戏,通过最本真的乡音演绎,实现了从地方舞台到国家殿堂的跨越。

淮剧《赶脚》获第十八届文华节目奖。盐都区文广旅局 供图
淮剧《赶脚》获第十八届文华节目奖。盐都区文广旅局 供图

  创新基因 传统戏曲的现代转身

  淮剧《赶脚》何以摘得国家级大奖?秘诀在于对本土文化的深耕。《赶脚》的创作源于淮剧经典剧目《孝灯记》,但主创团队并未拘泥于传统叙事。剧中,女主角成凤英为寻未婚夫女扮男装,途中偶遇车夫钱三文夫妇,三人因一场“错认”展开充满烟火气的互动。女扮男装的尴尬、车夫的憨直、村妇的泼辣,通过戏曲特有的“巧合”“反转”手法层层推进,最终在荒诞中传递“人间自有真情”的温暖主题。

  “传统不是复刻,而是激活。”盐城市淮剧团党支部书记李莺歌坦言。主创团队将原剧的悲情基调转为轻喜剧风格,融入现代生活语言,使百年老戏焕发新生。剧终时钱三文拍着胸脯喊出“千里送京娘,一切我承当”,既保留戏曲唱腔的韵律美,又融入现代口语的亲切感。这种创新演绎,既保留了淮剧的乡土韵味,又赋予了其现代生命力。

淮剧《赶脚》剧照。盐都区文广旅局 供图
淮剧《赶脚》剧照。盐都区文广旅局 供图

  青春力量 非遗传承的盐都实践

  《赶脚》的三位主演房小莉、邢琛、姜辰颖均为“00后”演员,平均年龄24岁。剧中,房小莉以俊朗小生扮相演绎女扮男装的成凤英,邢琛用丑行特有的夸张动作刻画车夫形象,姜辰颖则以质朴表演塑造村妇角色。

  为精准把握角色,房小莉反复研读剧本,甚至观察街头女性走路姿态以捕捉神韵。邢琛为表现车夫身份,设计出“翻转”“抢背”等程式化动作,将传统戏曲的虚拟性转化为生动的生活画面。

  基层是最好的排练厅,群众是最严格的老师——是这部戏主创人员的共同体会。《赶脚》剧组在一次次乡镇巡演中,根据台下观众的反应,精炼台词、打磨表演,让古老的程式化表演重新注入生活的真情实感。

  多年来,盐城市淮剧团通过“以老带新”模式,让青年演员在复排传统折子戏中积累经验,最终在文华奖舞台实现蜕变。这种传承模式,正是盐都非遗保护工作的缩影。

  精品工程 从地方舞台到全国盛典的进阶之路

  《赶脚》的突围之路,是盐都区文艺创作“精品工程”的缩影。2024年首演后,该剧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名录》、参与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主演获“传承英才”称号。2025年,该剧又跻身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最终以“小体量”斩获“大奖项”。

  评委专家指出,《赶脚》胜处在于两点:一是以轻喜剧形式传递真善美价值观,二是通过青春化表演拉近传统戏曲与年轻观众的距离。这种创作理念,正是盐都文化事业发展的核心思路。

  近年来,盐都以文艺创作推动文化强区建设,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采风,打造了一批文艺精品。2024年,盐都持续打磨提升淮剧《天道》、盐城花鼓《荷乡飞回金凤凰》等作品,其中肢体剧《还你一个家》在第比利斯国际戏剧节上荣获三项大奖,实现国际奖项突破。同时,开展“茉莉花开”“欢歌笑语走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260余场,将文艺演出送到群众家门口;常态化举办百姓剧场、非遗市集等150余场,满足群众多元化文化需求,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文化魅力,展现自我风采。

  如今,在盐都文化事业发展的新征程上,更多像《赶脚》这样的艺术精品,正以独特的方式讲述着盐都故事,传递着中国声音。(完)

编辑:顾名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