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专家学者共议滨海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025-09-25 10:33:50
来源:中新网江苏

  中新网江苏新闻9月25日电(记者 谷华)24日下午,滨海世界自然遗产全球对话在江苏盐城举行,来自滨海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界的百余位嘉宾,共同探索自然遗产保护路径,就推动滨海自然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达成共识,发布《滨海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倡议》。

《滨海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倡议》发布。盐城市委宣传部 供图
《滨海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倡议》发布。盐城市委宣传部 供图

  在活动主题报告环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遗产部主任Tim Badman系统介绍了全球滨海类世界自然遗产的整体保护现状与面临的主要威胁。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Peter Bridgewater强调了世界遗产在保护候鸟迁飞通道的重要作用,提出建立遗产潜在威胁监测清单的可行路径。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吕偲全面回顾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系列申遗历程,展望未来扩展申报与协同管理方向。

  在嘉宾对话环节,国内外专家学者就滨海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实践经验、如何实现“昆蒙框架”有关目标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话分析了全球滨海类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嘉宾对话环节。盐城市委宣传部 供图
嘉宾对话环节。盐城市委宣传部 供图

  论坛发布了《滨海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倡议》,从深化价值共识、践行全球承诺、推进保护修复、强化科技支撑、促进合理利用、构建合作网络等维度提出倡议,呼吁各方共同守护滨海自然遗产的壮美生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2019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首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目前,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系列自然遗产包括7个片区,涉及我国东部沿海5省市,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候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中途停歇地和栖息地,在促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申遗成功六年多来,盐城深入践行‘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全力推动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盐城市副市长黄希别克·努尔旦在致辞时表示,滨海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以“久久为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执着,共同守护这片蓝色家园。盐城将始终以开放的胸怀、务实的行动,与全球同仁携手并进,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滨海世界自然遗产全球对话”是2025全球滨海论坛的平行论坛,论坛由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江苏省林业局、盐城市人民政府、北京林业大学联合主办。(完)

编辑:顾名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