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洽会的"链式反应":从一棵梧桐树长成产业森林
中新网江苏新闻9月24日电 题:南京金洽会的“链式反应”:从一棵梧桐树长成产业森林
作者 唐娟 马千里
秋日南京,梧桐金黄,金桂飘香。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另一番“生长”正悄然发生——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下称“金洽会”)现场,共有59个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投资总额达891.87亿元。数字背后,是一场持续了36年的“链式反应”:一棵树长成一片林,一片林催生一座生态圈。

“老友”频频加码 “新朋”慕名而来
“每次来南京,总会想起西门子与南京的百年渊源。”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兼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博士在金洽会现场表示。从1922年为南京水泥厂提供设备,到2022年在南京落地全球首家原生数字化工厂,再到此次在南京市玄武区揭牌西门子Xcelerator长三角科创赋能中心,西门子在南京的每一步,都踩准了城市产业的节拍。
像西门子这样的“老友”不在少数。博西家电自1997年落户南京,已实现从研发到售后全价值链投入,去年更将中国研发中心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心。“金洽会帮助我们深化本地合作,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博西家用电器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宋凛冰说。
“新朋”也在不断涌入。本次签约项目中,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拟成立江苏公司,重点打造行业大模型推理一体机等产品,以及吸引一批新兴企业首次落子南京。“我们看中南京的产业配套能力和人才资源。”格灵深瞳相关负责人坦言,“这里不仅是市场,更是试验场。”

基金赋能+数字转型:南京从“制造重镇”迈向“创新策源地”
在本次金洽会上签约的8个基金项目,总规模89.66亿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赛道。“资本不是盲目投入,而是精准滴灌。”与会的投资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的产业方向清晰,项目质量高,是我们重点布局的区域。”
与此同时,新一批15家“全球数字服务商”的加入,为南京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力。巴斯夫中国数字化中心是2024年入选的首批“数字服务商”之一,其负责人表示:“南京不仅是我们的生产基地,更成了数字化创新的试验田。”
在本次金洽会签约项目中,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4+6”优势产业项目占比突出,吸引参会嘉宾关注。“南京的产业布局非常具有前瞻性,让企业可以迅速找到上下游的优质客户。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个很大的利好。”德国卡赫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表示。
“南京的吸引力,不只是政策和市场,更是一种生态共识。”一位连续多年参会的企业代表感慨。正如梧桐树根系相连、枝叶相交,南京与企业的关系,早已超越“招商”与“投资”,成为真正的“城市合伙人”。
金洽会,也正是这场共生关系的见证者与推动者。36年来,它从一场经贸会议,演变为一座城市与无数企业“共同生长”的土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