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把支部建进小区,打造“青”治理模式

2024-09-04 16:48:56
来源:无锡观察

  居民自发装修,自筹添置乒乓桌。近日,宜兴城东社区优湖美地乒乓球俱乐部正式成立。而就在该俱乐部成立不久,小区的马拉松队、登山队也相继成立,这样的“小团队”不仅拉进了邻里距离,丰富了居民业余时间,更为小区治理凝聚了力量,成为提升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缩影。

  把支部建进小区里,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宜兴市宜城街道按照“一小区一特色”,择优选取优湖美地、誉珑湖滨等6个小区作为试点,摸索可复制推广经验。城东社区是个年轻社区,辖区内的优湖美地小区党支部成立于2021年11月,小区现有住宅1440户,其中七成为年轻群体。“青年参与改变了社区治理由退休居民‘唱主角’的局面,切实让青年能够‘以社区为家、到社区当家’,探索不一样的‘青’治理模式。”优湖美地小区党支部书记管惠惠说。小区鼓励青年从自身的角度建言献策、开展服务,不仅精准对接了居民需求,更为小区治理带来了新鲜活力与无限创意。

  有事“益起谈”,激发青年参与热情的同时,推进小区“微治理”。为畅通青年建言献策渠道,今年,优湖美地小区党支部设立了“益起谈”平台,小区党支部书记定期走到群众中间,与居民开展交流,凡是有想法、有诉求的居民都可当面提出。“我们是年轻社区,但是目前针对娃娃们的社区活动并不多,是否能多开展些针对青少年的品质活动?”了解到诉求后,小区党支部立马落实,充分发挥周边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城东社区将宜兴中学、学府路实验小学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请进小区,在暑托班中开设特色课程。

  除此以外,居民提出把“办公空间让给服务功能”的理念,小区党群服务驿站、下沉式广场、长廊、凉亭等活动空间实施改造升级,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活动“微阵地”。跳蚤市场、亲子义卖、夏日集市等活动成为小区常态。一批年轻人成为主角,他们或是带着孩子参加,或者自己当“摊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的社区“搭子”,更好满足了年轻人社交需求。如今,约“课”、约“读”、约“跑”、约“球”等优湖有约系列活动已成为小区年轻人“新宠”。

  在不断的互动参与中,青年与社区的关系越趋紧密。据宜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鹏程介绍,为切实激发多元共治力量,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宜城街道在推进“把支部建进小区”工作中构建了“十个统一”标准,如统一设置小区固定服务日“宜七来”;统一设置小区微公约、微心愿、微幸福民生实事;统一设置在职党员进小区扶贫帮困服务岗、环境卫生示范岗、就业创业促进岗等10个服务岗位及职责等。优湖美地小区打造“优湖七号 党员先行”便民服务日,小区居民主动承担起新时代文明实践、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打造百姓身边的便民服务圈。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宜城街道机关和社区近700名工作人员下沉小区,9000余名居住在城区的在职党员及时到支部报到,到小区亮身份、领岗位、办实事,深入小区组织开展为民办实事工程110余项、“微幸福”民生工程360余个,组织开展为民服务活动480余场。今年一季度受理各类民生诉求87件,处置率、结案率均达100%。

  文字:蒋梦蝶

  图片:宜城街道

编辑:顾名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