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盐城师范学院暑期家访力拓资助育人深度

2024-09-04 14:48:50
来源:中新网江苏

  中新网江苏新闻9月4日电(缪磊)“这是罗同学参加文化交流活动的照片,孩子在校各方面都表现优秀,您放心!”开学前,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葛媛媛老师和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蒋蕾老师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了解从预科刚刚录取为城市与规划学院新生的罗同学家庭情况。

  家访年年有,今年不一样。与此前的家访相比,盐城师范学院本次家访覆盖面更广、“阵容”更强大,政策内容更丰富。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庞波率领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辅导员全员出动,分赴江苏、贵州、甘肃、宁夏、四川、浙江、广西、西藏和重庆9个省市区,沿着14条走访路线,行程2万多公里,对2023级学生中55个建档立卡家庭进行走访,实地调研家庭状况,介绍发展型资助有关政策,给学生家庭送去温暖。学校不仅兜牢贫困家庭学子求学路上一个不能少的底线,更为其提供安全友善、资源可及、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成长环境。

  家访面对面,精准资助“走”出实效

  “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他的两个哥哥在外打工还债供他读书,孩子回来就住在我家。”罗同学的大姨说,“孩子很懂事,学习很刻苦,家里能出个大学生我们都感到自豪。”

  家访老师详细介绍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并结合罗同学“预科生的身份”制定了个性化的成长计划。罗同学的大姨感激地说:“家里再苦再累也会供孩子读书,感谢老师在孩子学业上的帮助、鼓励。”

  罗同学是盐城师范学院今年暑期家访的学生之一。该校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雷承富说,“在家访前我们会根据不同学生的‘资助档案’做相应的准备,将学生的情况做到烂熟于心,力求做到‘精准’家访,‘个性化’育人。”

校领导带队走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的张同学家庭。 盐城师范学院供图
校领导带队走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的张同学家庭。 盐城师范学院供图

  关爱点对点,发展育人“访”出温度

  “本次家访不局限于家庭情况,能够点对点关注学生发展困境、未来发展方向,到学生家里面对面的谈更能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这是在办公室里和学生谈心永远达不到的效果。”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党委副书记秦圣阳说,“学校、学生、家庭间的‘三向奔赴’,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最为重要。”

  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的张同学一直很腼腆,她怕老师会来家里“告状”,但看到庞波敲开家门,她又惊讶又感动:“求学十几年,头一回有校长来我家,太感谢学校关心了。”庞波在细致询问了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后,觉察到学生存在的困难,结合发展型资助政策给出相应的指导。张同学终于放下心里的隔阂,自信地坐在父母身边和庞校长娓娓道来:“下学期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好好规划学习目标,我会越来越好的。”

家访老师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韦同学家里了解情况。盐城师范学院供图
家访老师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韦同学家里了解情况。盐城师范学院供图

  支招一对一,围绕成长“谈”出路径

  “孩子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未来就业有什么推荐”“孩子还不能适应大学生活,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孩子有些课程薄弱,怎么样才能提高”……面对家长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期盼、疑问,家访老师认真倾听家长心声,一一耐心解答,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想法给予切实可行的建议。

  盐城师范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健明感慨万千:“扶贫先扶智,本次家访我们不仅要打好资助‘精准牌’,更要跑出育人‘加速度’。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拓展延伸,是资助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

  除了登门走访,盐城师范学院还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家访模式,建立起家访“入学前—入学后—毕业前”闭环工作系统。今年暑假尾声,各学院通过电话、网络视频等线上形式面向2024级新生开展“云家访”,及时、准确掌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家庭现状,开启精准资助、发展育人、家校共育新起点。(完)

编辑:顾名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