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盐城蟒蛇河入选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典型案例

2024-08-06 16:51:32
来源:中新网江苏

  中新网江苏新闻8月6日电(沈海澄)日前,盐城蟒蛇河入选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典型案例。

  2023年,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与豫、皖、苏、鲁、鄂5省河长办、水利厅沟通协商,共同选取一批基础条件好、具有典型性的河湖,开展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建设工作。一年来,各地通过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推动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完善水文化及便民利民设施,持续改善河湖空间面貌,高质量完成了建设任务,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盐城蟒蛇河风光。盐城市水利局供图
盐城蟒蛇河风光。盐城市水利局供图

  蟒蛇河位于盐城市盐都区,起始端为大纵湖,向东流经大纵湖镇、学富镇、秦南镇等,最终流入新洋港,贯穿里下河腹部洼地。河道长约39.33公里,全段创建幸福河湖。

  系统谋划,扎实推进综合治理工程。坚持高点定位、强化系统思维,将河道整治与旅游发展、农房改造与生态保护、农民致富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综合实施以水为脉、以文为魂的生态治理工程。先后搬迁沿河农户、清理水产养殖、推进污水治理,打造生态廊道,有效增强河道生态功能。

  因地制宜,科学打造文脉绿色廊道。按照宜水则水、宜野则野、宜草则草的治理思路,两岸铺设绿道63公里,沿线设置码头、周边开发民宿等农旅融合项目,形成“游览线路+服务驿站+核心景点+乡村田园”的游览体系。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建成过“河尖战斗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实现了历史文化与沿河景观有机融合。

  融合发展,充分释放幸福河湖效益。将沿线资源整合开发纳入统一管理,生态廊道“串”起好风景,也“串”起好“钱”景。沿线乡镇实施“旅游+”发展战略,丰富旅游业态,优化旅游供给体系,附近建成江苏扣蟹第一村基地、万亩高标准农田、千亩荷塘基地等,带动沿线21个村庄、300多户群众直接参与生态廊道的管理和旅游运营,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生态红利。

  制度保障,持续赋能幸福河湖建设。健全乡村“五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将137条支流全部纳入长效管护范围,重点围绕蟒蛇河沿河垂直1公里范围内,把农村卫生保洁、绿化维护、公共设施管护等一并纳入工作职责,切实做到沿河环境治理有人抓、沿河环境维护有人管,让“一时美”变“时时美”。(完)

编辑:顾名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