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公安深化“四联”机制守护水上安全
中新网江苏新闻8月6日电(张华东 钱耀如)8月4日上午,宿迁市公安局宿豫分局曹集派出所在对辖区二干渠河道进行无人机巡航时,发现3名男孩在河边嬉戏玩水。在民警启动无人机语音警告的同时,所内巡防车辆也快速赶赴现场,3名男孩被劝导离开河边。

得益于曹集派出所的先行试点成功,宿豫全境逐步实施“资源联合+宣传联动+针对联学+立体联防”“四联”防溺水工作法,深入推进学生防溺水工作。
“曹集乡辖区水域多、河岸长,是全区水域最丰富的乡镇,也是水域安全任务最重的乡镇,因此需要我们积极汇聚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共同守护辖区百姓尤其是学生的涉水安全。”曹集派出所所长王长春表示。属地派出所推动地方党委政府成立防溺水工作专班,由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面上统筹,派出所所长牵头组织实施,辖区学校、水利、安监、各村居负责人各司其职,切实做到工作有人领、责任有人担,一体推动辖区防溺水工作。
“很多同学喜欢玩水,如果有家长陪伴到正规的水上乐园、游泳馆都可以,但是我要反复提醒的是,千万不要自己或者三两人结伴到河边玩耍,请同学们切记!”珠江路派出所社区民警蔡裕民在庐山路小学暑假前最后一节课上反复叮嘱。暑假前夕,宿豫公安组织多警种深入辖区84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通过现场讲解、播放防溺水警示宣传片、发放《告学生及家长一封信》等方式,确保每个班级必到、每个学生必知。宿豫公安将防溺水宣传列入社区民警、驻村辅警入户走访必做工作,发动网格员、治安志愿者等力量共同开展防溺水宣传工作,针对重点群体做到“面对面、一对一”反复提醒,确保家喻户晓。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防溺水能力,曹集乡政府建成宿迁全市首家乡镇校园开放式游泳训练基地,面向学生免费开放。学校定期组织集中训练,安排专业老师教授游泳技巧以及溺水自救知识,让学生通过情境教学有所收获。为了应对突发溺水警情,宿豫全区各辖区派出所制定了溺水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与蓝天救援队等社会组织建立协作机制,围绕救援装备使用、水上救援要领、CPR心肺复苏等方面,采取理论讲解结合现场演示的方式对派出所民辅警、治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培训,全面提升施救能力,切实做到学在平时,用在关键。
各属地派出所充分发挥“派出所主防”职责,将暑期防溺水工作纳入日常巡防重点事项,组织并会同群防群治力量,采取“定点巡守、定线巡逻、动态盯守”的方式,加强重点水域巡防,发现隐患立即组织整改。积极发挥“技防”优势,建设智能化巡查网,沿重点河道建成防溺水预警系统,打造河道两岸电子围栏,实现进圈感知报警。配备户外救援无人机,预设日常巡航路线,实现风险行为识别、警示语音播放及应急处置提醒,进一步提高溺水事故的巡查、预警、发现和救援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