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人大代表和村民深入田间地头 共话和美乡村建设
中新网江苏新闻5月20日电(孙权)近日,无锡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第二期“人大代表议事厅”活动走进宜兴芳桥屺山村。活动现场,各级人大代表和村民们深入田间地头,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围绕“和美乡村建设”这一话题展开议事,建言献策。

“乡村人居环境如何更好?”“‘新江南人家’风貌怎样呈现?”“乡村振兴如何让‘和美乡村’带动‘美丽经济’?”……2024年第二期“人大代表议事厅”活动主题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活动前期,无锡市人大常委会组建调研组,走村串户,就农村人居环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人才培养等和美乡村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倾听来自村民、代表和基层的呼声与诉求。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什么、怎么建?”活动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率先发问。无锡市农村农业局局长吴立刚表示,今年,无锡将巩固“三清三治”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成果,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要开展突出重点抓提升、健全机制抓长效、片区推进抓整体这三项工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活动现场,江苏省人大代表郑冰清、无锡市人大代表张亚良、无锡市人大代表韩伟东围绕农村垃圾分类管理水平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落实农村河道长效管护等问题进行提问。对此,无锡市城管局局长陈宙表示,无锡要通过建立“红黑榜”、曝光台、“垃圾分类示范户”、积分兑换等多种激励引导机制,让公众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无锡‘电力看农污’的做法得到多方肯定,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在农村污水处理方面,无锡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彭红宇说,除了继续推进污水治理专业化运维,该局已连续两年与供电部门合作,每个月对用电情况异常的设施及时告知、立即整改。
如何持续提升农村河道水环境面貌?无锡市水利局副局长蒋勤芳指出,可以让科技赋能,利用无人机巡飞、视频监控等技术对全市河湖进行巡查检查,弥补传统人工巡河“过不去”“看不到”的短板,扫除河湖监管的盲区和死角。
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土地是核心问题之一。江苏省人大代表吴晓波关心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农房翻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等问题。“市政府高位部署耕地保护‘三提两严’行动,通过编制耕地保护规划,开展五大专项行动,构建了‘1+5’行动体系,着力解决永久基本农田不永久、土地抛荒不愿种、乡村产业难落地等难题。”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孙电回应说。
无锡市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特色,推动农业产业扩规模、提速度、增效益?这个问题被各级人大代表反复提及。吴立刚说,需要继续大力发展优质稻麦、精细蔬菜、特色果品、精品园艺、特种水产、生态畜禽六大主导产业,同时,推动“农业+”“美丽乡村+”文化、教育、科技、体育、旅游、康养等深度融合,发展休闲农业、数字经济、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健康养生、精品民宿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3个以上10亿元以上优势特色产业。
“在解决农村留才难和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方面都有哪些实惠的办法和举措?”活动现场,无锡市人大代表蒋仲良向相关部门抛出问题。对此,无锡市人社局副局长余仁昌表示,下一步,拟对经认定的“无锡市优秀乡土人才”“无锡市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分别给予5万元和10万元资金支持;“无锡市优秀乡土人才”和“无锡市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或创办人可认定为D2类人才,享受“太湖人才计划”分类认定服务相应保障支持。
无锡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张晓庆介绍,今年,无锡还将以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园为重要载体,建立招才引智和孵化实训平台,落实金融支持、创业补贴等政策,筑巢引凤,招引“新农人”“农创客”。
活动现场,无锡市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还就村民提出的“农房翻建有何具体要求”“何时通管道天然气”等问题一一作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