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绿电+冷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吸金355.8亿元
中新网江苏新闻5月20日电(魏为 刘雨薇)5月18日至5月19日,2024年江苏·滨海“5·18”“绿电+冷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举行,200多位专家学者、业界大咖和能源企业共谋绿色低碳合作发展大计,现场发布滨海港片区低(零)碳产业园招商优惠政策。活动期间,总投资额达355.8亿元(人民币,下同)的35个产业项目签约落地。

近年来,滨海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向新发力”,产业结构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滨海港片区积极探索以“绿电+冷能”为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海上风电资源规划装机容量1045万千瓦,“十四五”期间可开发445万千瓦;海上光伏规划装机容量475万千瓦,“十四五”期间可开发140万千瓦。通过沿海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分布式光伏铺设等方式,可具备对293平方公里的滨海片区产业项目全部供给绿电资源。冷能方面,滨海港片区已建成中海油600万吨LNG接收站一期工程,稳定气态外输量为400万吨/年。规划2.86平方公里的冷能利用示范区已启动建设,冷能交换中心、冻干食品、冷水鱼养殖等冷能利用新业态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120亿元的中化学年产10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已开工建设。

坐拥丰富资源,抢占先发优势,滨海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已经形成“磁场效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新材料、出口型制造业企业落子布局。此次活动期间,共签约产业项目35个,总投资额达355.8亿元,囊括绿电、冷能应用、高端制造、智慧场景、冷链、旅游服务等重点领域。

江苏洁源新能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在滨海投资建设年产能达到10GWh的锂电池制造工厂,投产后年产值不低于30亿元,同时带来至少1300万美元外资。该公司执行总裁单鹏表示,滨海区位优势独特、交通运输便捷、工业用地充足,在整个项目洽谈过程中,招商团队对于企业投资任何细微的诉求都能够快速响应。“我们的工厂建成后,将发挥龙头企业牵引效应,与现有企业形成供应链上下协同、产业链聚集配套格局,助力盐城经济绿色转型、低碳发展。”
全流程跟踪服务,从厂房租赁、装潢、设备购置、外资外贸、冷能、绿电认证、形象品牌提升、特别项目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真金白银给力支持,设立“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基金”“黄海新区新能源产业基金”,总规模达200亿元,可用于支持重大项目;用心用情发挥有温度的“店小二”精神,企业还有其他需求可实行“一事一议”……推介会现场,滨海重磅发布《滨海港片区低(零)碳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指导意见》,为入驻园区企业送上丰厚政策大礼包。

据了解,滨海港着力营造贴心的服务环境,大力打造“碳、证”碳池,打通内部需求和外部资源,已与华测认证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分中心、英标论证技术培训(北京)有限公司等认证机构达成合作,可为低(零)碳产业园及周边提供中国绿证、国际绿证、CCER、VCS、零碳工厂、产品碳足迹等认证服务,SBTi科学碳目标规划等低碳咨询服务。
随着滨海港铁路支线的竣工,滨淮高速、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加快建设,滨海区域发展能级实现新的跃升,加快绘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版图。在加快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滨海正抢抓多重优势叠加机遇,乘势而上、抓住风口、走在前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