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枫桥街道:老中青三代接力留住评弹“好声音”
中新网江苏新闻5月11日电(陶瑾 周建琳)每天下午,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的东枫、康佳和丽仙三大书场座无虚席。“不用跑很远,在家门口就能听书,真开心。我们几个老邻居约好了,书场就是我们下午固定的休闲去处。”一位老听客说。

评弹在枫桥街道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街道以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方式与专业评弹团签约,每个书场每年保证300余场的评弹演出,社区居民只要花两元钱就能入场听书。同时,街道广邀江浙沪有声望的评弹团前来汇演,为辖区百姓提供近在身边的评弹艺术享受。
枫桥街道不但涌现出一批热爱评弹艺术的票友,更诞生了一代评弹表演艺术大师徐丽仙,其开创的“丽调”流派是苏州评弹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如今,枫桥街道在白马涧龙池景区建立起徐丽仙纪念馆。
徐红作为徐丽仙的女儿,得到母亲言传身教的艺术熏陶和滋养。多年来,徐红延续母亲对艺术的执着精神,为发扬枫桥地区的评弹文化,奔波而忙碌着。徐红成立“徐丽仙唱腔艺术研究工作室”,收集整理丽调艺术的音像作品资料,编写出版《徐丽仙经典唱腔选(珍藏版)》,配合枫桥街道编排多个评弹节目,举办“评弹书友会”、评弹艺术展等活动。
徐红还是枫韵评弹团创办人,目前评弹团有学员12人,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共同提高艺术水平。从今年起,枫韵评弹团每周四常态化地在枫桥书院举办评弹文化沙龙,爱好评弹艺术的各流派老师们都会聚在一起交流学习,以评弹“丽调”学习传承为基础,以唱促练,以演会友。
“培养评弹人才,不是一年两年可以完成的,需要掌握苏州话、弹唱等多门技能,不断练习。眼下学员们已掌握多支传统评弹曲目,并创编了《今日枫桥更辉煌》《勤政廉洁万民爱》等新曲目,多次登台演出。”徐红说。
评弹传承更要从青少年抓起。苏州新区枫桥实验小学创办于1999年,从2006年起,学校先后成立“小徐丽仙”弹词社团、“小苏州”评话社团,经过十余年匠心打造,学校的评弹特色凸显,依托地域文化开展美育工作。
步入枫桥实验小学的校园,树木的影子斑驳地摇曳在一面《枫桥夜泊》诗画的浮雕墙上。正是“诗意枫桥・美童年”的办学愿景,滋养出了一方美丽的文化田园。学校设有专门的评弹教室,每天中午,校园广播播放着一首首评弹曲目,就连学校里的上下课铃声也融入了评弹的伴奏声。
每年的校园艺术节,“小徐丽仙”弹词社团和“小苏州”评话社团都会登台,汇报演出最新编排的节目,如《花好月圆》《咏梅》《枫桥实小处处新》等优秀曲目。阅读节汇报演出中,评话表演《伍子胥造城》等曲目给在场嘉宾留下极好印象。
评弹,是苏州人血液中流淌的一份乡愁,一份人文的情怀。它既是一种生活写照,也是文化传承的根基和底蕴。未来,枫桥街道将把建设“评弹之乡”作为一项品牌工程,从组织网络、载体建设、经费保障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唱新老故事,唱响新枫桥,为评弹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