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枫桥街道:城市更新重焕新机
中新网江苏新闻10月11日电(周建琳 黄莹)从“工业重镇”迈向“工业强镇”“创新强镇”。十年来,苏州枫桥街道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构建出一个和谐宜居宜业幸福新枫桥。

加速产城融合
走进和枫科创园内,创新活力不断翻涌。6幢高层研发中心、1幢展示中心和1幢商业服务中心拔地而起。园内的百度VR(苏州)赋能中心,展厅工作人员穿戴VR设备,演示着最新的VR实景成果,科技感洋溢整个科创园。
和枫科创园目前已引进百度VR(苏州)赋能中心、南京大学数字创新研究院、枫桥(同济)数字信息科创中心、上交智能物联科技等20余个项目。一个以智能制造、“互联网+数字经济”为主导产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正在加速建设中。
回溯到十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曾经,这里是零散建筑与厂房交织的低效用地,入驻了以物流、装修、人力资源和贸易为主的200余家企业,企业产出仅有约1.2亿元,产业结构低端,产出效益低。
为了实现存量资源的“腾笼换凤”,实现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的共生共长,2019年,枫桥街道启动了和枫科创园的升级改造。项目以产城融合为方向,改造后实现同一宗土地工业、研发、商业服务业多用途混合,建筑面积大幅提升。2021年10月,和枫科创园片区城市更新单元规划获苏州市政府批复,成为该市首批拿到批复文件的城市更新试点项目。
重塑产业结构
枫桥街道是苏州高新区的工业大镇,集聚着1700余家工业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及全球行业龙头企业21家。2022年1月-9月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713.09亿元,同比增长4.63%。枫桥街道已连续三年获评“苏州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地区”。
取得成绩的背后,对于枫桥街道来说,“隐忧”同样不容忽视。作为苏州高新区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用地低效、基础设施老旧、城市配套功能退化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挖掘空间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是摆在枫桥街道面前的一道难题。
从“工业重镇”迈向“工业强镇”“创新强镇”,具体而言,体现在产业的集聚以及产业和城市的融合上。
今年8月,枫桥街道的苏州生命健康小镇再次迎来创新成果。小镇成立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集群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产品检测、科技项目申报等服务,进一步助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苏州生命健康小镇是枫桥大力推进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注脚。多年来,枫桥街道依托白马涧青山绿水,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规划理念,聚焦生命科技、智慧健康、高端医疗器械等生命健康前沿领域,着力构建科研、孵化、生产、应用、人才培养及产业服务等产业生态系统。
探索合作新模式
城市更新难在何处?例如,更新成本很难在短期内做到资金上的平衡,城市更新遭遇现实瓶颈。
为破解这一难题,今年3月,枫桥街道组建枫桥城市更新运营发展中心有限公司,通过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共同参与更新,引导民营企业对现有老旧和设计不合理的厂房进行自我更新,城市更新运营中心为企业提供从产业定位到运营管理的全程服务。
位于木桥街19号的苏州绿工机械拾玖号产业园更新改造项目便是重要例证。该产业园的前身是苏州绿工机械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燃气报警设备业务。在枫桥街道的助推下,经过改造,原本产值不高、管理较乱、安全隐患较多的单一厂房,升级为集智能开发、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园,项目已于日前顺利通过验收。
据介绍,枫桥街道自开展城市更新以来,累计收储收购土地1441.7亩,盘活低效用地约4482亩,使城市居住环境更舒适,城市交通环境更便利,城市空间环境更靓丽,城市功能布局更完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