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醉美宿迁①醉看项王桥上的宿迁风骨
有桥的地方就有风景,有风景的地方不见得有风骨。但是在宿迁,有一座桥,却能看出宿迁人的风骨。这就是项王桥。

项王桥得名于项王路,而项王路又源于项王。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曾是泗水国、钟吾国、宿国都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华夏文明之脉、江苏文明之根、淮河文明之源、楚汉文化之魂”之称。
项王路附近区域在古时被称为“梧桐巷”,根据宿迁最早的地方志明代万历年间《宿迁县志·建置志》记载:“梧桐巷,在新治(即明代万历五年后新建宿迁城)东南,相传为项王所生之处,俗云:项王生于梧桐,长于下相,即此。”清代康熙年间《江南通志·古迹志》记载:“梧桐巷,在宿迁县内,即项羽里。”

作为西楚霸王项羽出生地,古代文人墨客在梧桐巷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明代诗人罗涛有《梧桐巷》诗云:“梧桐巷内落秋风,指点千年霸业空。敌国已曾来戏马,英雄何事失关中。扪心楚汉兴亡异,回首沧桑今古同。我有一杯酬项籍,不教骓马渡江东。”明末清初历史学家谈迁在这里留下一首《项王庙》:“下相生故里,仿佛目重瞳。报愤六王后,殉身一剑中。雄风山易拔,大泽路方穷。转恨乌江日,睢阳失沛公。”
站在项王桥,看车水马龙的项王路,不由得想起了项羽。倘若小酌两盅洋河酒,微醺之下更能产生无限遐想。项羽,那个力拔山兮的盖世英雄,在轰轰烈烈的反秦斗争中,他是一面最鲜明的旗帜。他那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成了历史使命的担当。他破釜沉舟,于巨鹿大破秦军,百二秦关终属楚。楚汉相争,刘邦也是屡战屡败。彭城之战,项羽又为自己的英雄人生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来垓下被围,四面楚歌,他断然拒绝登上生还的小船,自刎乌江。项羽虽然是个失败者,却是千古公认的英雄,而“霸王”一词,成了项羽的专称。在成王败寇的历史书写中,伟大的太史公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赫然将项羽列入专属于帝王的《本纪》中,司马迁就视项羽为英雄,一个不折不扣的真英雄。
千百年来,在我们这个有英雄情结的民族,文人墨客们不吝笔墨吟咏项羽。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军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从古至今,如此待遇者无出其右,唯“霸王”也。真可谓:成王败寇古今同,是非对错任人评。失败亦得千古赞,唯有项王称英雄。
朋友,想要读懂宿迁,不妨来项王路的项王桥上看一看!
(速新闻记者 田庆伍/文 陈少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