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安出台16条举措助力提振消费
中新网江苏新闻9月23日电(记者 朱晓颖)更正出生日期后,“改身份证号码”“重新办身份证”“重新办驾驶证”等诸多业务可以一起办;新车上牌,通过“交管12123”APP就能自主完成网上选车、购车、投保、缴税、选号、上户等全流程、各事项……23日,江苏省公安厅在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江苏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发展助力提振消费十六条举措》(以下简称《十六条举措》)。
《十六条举措》包括激发消费动能、保障消费场景、维护消费环境等方面。在便利购车上牌举措上,《十六条举措》提出,落实“两新”政策,围绕“苏新消费”主题活动,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实施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在有条件的汽车集中销售区、大型社区周边、二手车交易市场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代办新车注册登记、二手车转移和临时号牌核发等车驾管业务,试点推行机动车解押抵押线上办理,扩大常州新车上牌“一件事”改革试点成果,实现机动车合格证、进口车强制性产品认证等联网核验。10月底前,完成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系统升级,方便企业群众购车上牌“一站式”办理。
在优化活动审批流程方面,《十六条举措》提出,精简“首秀”“首展”等大型活动审批流程,压缩许可审批时限,将原来自受理之日起7日内进行审查调整为5日内,并依法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适当放宽可售票数、人数限制,激发市场活力。合并同类安全许可,对同一承办者同一年度在同一场地举办的多场次同类型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活动,实行一次性申请、一次性许可,为申办活动提供便捷。助力保障“苏超”足球赛事、演唱会、马拉松等大型活动,完善智慧安保模式,依法严打严防“黄牛”倒卖门票、扰乱活动秩序等违法犯罪,维护活动承办方和观众合法权益。
在护航夜经济发展方面,《十六条举措》提出,加强夜间经济治安防控,加大对夜经济活跃的景区、商贸区、夜市集中区和大排档、烧烤店、酒吧等人员密集场所巡查宣防力度,加大政务流动车上街服务的频次密度,方便上班族和有急事的群众办事。在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的前提下,全省合理开放4000条夜间临时停车路段,采取非主干道限时停车、开放内部停车等方式,加强电子指示牌引导和现场管理,满足群众夜间消费停车需求,提升群众夜间出行消费意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