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盐都区盐渎街道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中新网江苏新闻6月13日电(李吉庆 刘丛华)13日,盐城市盐都区盐渎街道野丁社区集体农场里机声隆隆,10多台套收割机械正在紧张有序地作业,一粒粒金黄的麦粒从收割机储粮仓送入接粮车,随即运去烘干处理,而田间的打捆机来回穿梭作业,将散落的秸秆“吃”进去,又从机器后面把打好的圆捆“吐”出来,装运离田,统一运到秸秆收储中心综合利用。

野丁社区党总支书记仇国祥说:“社区集体农场种植的620亩小麦喜获丰收,亩产量可达1000斤以上,秸秆全部回收用作饲料、生物质发电、制取沼气、培育食用菌等,秸秆全部变废为宝。”
在民生村一块连片麦田里,收割切碎机械正在作业。望着切碎的秸秆,村民丁大爷十分满意地说:“这个办法好,秸秆切碎还田既疏松土壤,还增加地力。”

今年“三夏”期间,盐渎街道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超前谋划布局,统筹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离田工作,全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该街道利用有效载体,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和“双禁”的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处罚措施。自4月份以来,该街道先后多次召开会议会办研究秸秆综合利用和“双禁”事宜,出台相关文件,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全部挂钩联系到各社区(村居),包保到田间地头,化解矛盾,解决“三夏”期间的实际问题。他们按照“贮还结合、生态优先”的总思路,合理规划秸秆还田、离田区域,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该街道在充分利用本地机械资源的同时,积极主动到外地调配机械,弥补本地农业机械的不足。街道农业农村局加强秸秆还田离田技术培训指导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督查督促工作,街道纪委加大秸秆“双禁”和综合利用的行政效能监察力度,进一步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完善分片包干责任制,每个田块包干到人,责任到人,确保“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污一条河”,打好蓝天保卫战。
“至目前,全街道小麦已收割1.63万亩,收割率88%,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100%。”盐渎街道农业农村局负责人陈华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