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乐团演绎《扬子风华》 2024南京长江民乐汇落幕
6月11日晚,“2024南京长江民乐汇”最后一场演出在南京国际青年文化公园江边草坪开演。当晚,五大顶尖民族乐团共同演绎《扬子风华》,带领观众远眺三江源青海,近观长江畔金陵,感受各地民乐的独特韵味,展现“长江与黄河的对话”。
从青海到金陵,领略丰富多元的长江文化
晚上七时三十分,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编钟国乐团带来的《荆楚雄风》开启了《扬子风华》的序幕,时而激昂恢宏、时而高亢悠扬的演奏将观众拉回到盛楚时代,感受古代楚国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的昂扬豪迈。
领略完楚国宫廷音乐的生机盎然、气势磅礴,青海省演艺集团的女声独唱《憨墩墩令》,向观众展现了青海花儿独具特色的魅力。歌词中蕴含的故事和情感,通过宛转悠扬的女声演绎,更加生动和感人。
男女对唱《尕妹是石崖上的山丹花》活泼俏皮,用比喻的手法将尕妹比成天上的白云,洁白无瑕,表达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向往和忠贞;《我叫个循化的撒拉》用高亢的歌声向观众展现了勤劳勇敢的撒拉汉子和撒拉艳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顽强的生命力;平弦花儿剧《绣河湟》旋律委婉绮丽、优美动听,唱词对仗工整、严谨典雅,展现了劳动人民蓬勃的朝气。
随后,由安徽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带来的民族管弦乐《大巢远古图》将观众的思绪拉回到远古时代,从悠扬的笛声到深沉的鼓点,每一种乐器都以其独特的语言讲述着远古的故事。
《响宴》以动感的节奏、简洁的旋律描述了大唐盛宴歌舞升平、雍容华贵的景象。音乐旋律优美、意境深邃,充满浓郁的中国韵味。
接着,是由南京民族乐团带来的民族室内乐《写意山水》和《良辰美景》,旋律婉转悠扬、意蕴深远,从青藏高原音乐的遒劲宏阔到两湖平原的沉雄有力,再至江南水乡的婉转灵动,长江流域音乐风格的丰富多元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璀璨与辉煌。
五大乐团合奏,共话扬子风华
尾声的《喜洋洋》是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编钟国乐团、青海省演艺集团、成都民族乐团、安徽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和南京民族乐团的艺术家代表们一同合奏,将快乐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喜洋洋》由我国已故民乐大师刘明源先生于1958年创作,乐曲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和《碾糕面》。曲调轻快活泼、热情洋溢,让人不由地沉浸在庆祝节日的欢乐场景中,现场观众无不沉醉在这欢乐的氛围里。
随着《喜洋洋》的余韵在江边草坪上空回荡,2024南京长江民乐汇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舞台的一边是滚滚长江、生生不息,另一边是万家灯火、繁华都市,历史与现代的相融十分奇妙。
2024南京长江民乐汇为期三天,活动深挖长江文化的内涵价值,促进跨地域音乐艺术的表达和交流,以“长江与黄河的对话”为主题,邀请来自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12家民乐团体,联袂奉上融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创新于一体的民乐盛宴。
通讯员 陈艺荣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