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举办第一届融合教育运动会 形式为全国首创
中新网江苏新闻10月21日电(记者 朱晓颖)21日,由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的融合班级共同参与的南京市第一届融合教育运动会在该市浦口区举行。据南京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类形式的运动会在全国尚属首创。

南京市浦口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浦口区教育局副局长任卫兵表示,运动会参赛者共约120人,参赛对象为特殊教育学校五、六年级学生,以及普通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其中,普通学校的特需学生障碍类别为智力障碍、精神障碍两类,普通学生为其同班同学。在竞赛项目设置上,分为竞技项目、趣味项目。
南京市教育局初教处四级调研员周文书介绍,此次运动会设置了立定跳远、接力跑、迎面接力、1分钟跳绳、旱地龙舟、足球定点射门项目。对特需孩子来说,鼓励他们走到户外,在阳光下参加比赛、结交朋友、收获快乐是最重要的。
南京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南京市聋人学校党委书记陈源清表示,此次运动会以“团结友爱、自强不息、融合超越、逐梦未来”为主题,旨在激发孩子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共同进步。
南京市六合区马鞍中心小学学生杨树宝告诉记者,平时自己热爱运动,为此主动报名参加运动会。利用课余时间,他和班上的特需学生组成训练小组,努力训练了1个多月,将在旱地龙舟、迎面跑等项目中和小伙伴相互配合、全力以赴。
在南京市玄武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王耀星的高声鼓励下,患有孤独症的张同学完成了接力跑比赛。王耀星说,该校平时引导孩子们热爱运动、享受运动、参与运动,通过游戏寓教于乐,以达到提升认知、激发思维的目的。
据统计,南京共有15所特殊教育学校,到2023年9月,实现了15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截至2023年9月,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特殊学生5529人。其中,在特教学校就读学生2211人;在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随班就读学生3207人;全市送教上门学生111名,占比为2%。
近年来,南京在融合教育发展方面有诸多探索。例如,“融老师热线”(025—68080006)在今年9月启用,南京市各中小学、特教学校的22名教师志愿者在热线一端轮流值班,倾听特需学生家长的心声。南京市特需学生家长服务中心同时成立,旨在帮助缓解特殊需要儿童的家长在长期呵护孩子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压抑、家庭矛盾等多种问题。
陈源清表示,作为崇文重教的历史文化名城,未来南京将把融合教育改革向“深水区”推进,在融合教育课程调适、星级评估等制度化设计上持续发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