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盐城滨海一村民为烈士守墓33年:会一直守护下去

2023-04-04 17:15:52
来源:盐城新闻网

  滨海“守陵人”郇达富:“这辈子哪儿也不去,我就在这里一直守护下去”

  今年是滨海县著名的八滩王桥战斗胜利80周年。清明节即将来临,八滩烈士陵园,一排排墓碑被阳光拉长了影子。69岁的郇达富老人走走停停,他一会儿拎着水桶、拿出抹布轻轻擦拭烈士墓碑,一会儿又俯下身子捡拾落叶、垃圾,虽然这样的动作已重复了33年,但面对八滩王桥战斗牺牲的烈士墓碑时,郇达富仍很感动,他熟记每一位烈士的名字,嘴里念叨着:“亲人找不到你们了,我不能再让你们无依无靠!”

  在八滩镇提起郇达富,大家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夸赞他是一位“无名英雄”。担任八滩烈士陵园管理员多年来,他保持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一腔热血,把自己的爱心,献给长眠在陵园里的革命先烈,多次被镇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2022年又被评为“滨海好人”。

  1990年2月,八滩镇党委决定让时任桥东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周万平到王桥烈士陵园任园长,让时任八滩村一组村民组长郇达富到陵园任管理员。他放下收益良好的致富项目,履行管理员职责,全身心协助周万平投入陵园建管工作。

  当时烈士陵园选址在八滩村一组境内,征地涉及的部分土地都是8户村民用来种植蔬菜的优质农田,因刨园复种效益高,涉及到的农户有些情绪。为了做好农户的思想工作,郇达富逐户登门,耐心说服疏导,最终他凭真情打动了大家,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土地征用协议签订、建筑物拆除、坟墓搬迁、补偿款支付和土地交接等相关事项,为确保八滩王桥战斗事迹陈列馆、王桥战斗烈士纪念碑(塔)等工程如期开工作出了重要贡献。

  刚到八滩烈士陵园工作时,陵园场地空落落的。郇达富与园长周万平为了绿化美化陵园环境,找到该镇民政助理周锦维请求支持,买来250多棵水杉、雪松、宝塔松、针叶松和黄杨球等;陵园人手少,他请求镇领导发动机关干部,利用党员活动日来陵园开展义务劳动,开挖树塘。当年遇到大旱,沟河干涸,尽管郇达富腿有残疾,但他仍坚持和妻子一起到500多米外抬水浇树,直到这些树全部成活。

  2010年3月,根据盐城市统一部署,滨海县实施“慰烈工程”,县财政投入200万元,县民政局又安排部分资金,在王桥烈士陵园的基础上维修扩建,占地面积由9亩扩建到15亩,将全县散葬烈士墓全部安葬到王桥烈士陵园,对无名烈士、外籍烈士和以其名字命名的乡镇、村(社区)的烈士全部迁移到王桥烈士陵园集中安葬。改扩建后,将原来的八滩王桥烈士陵园更名为“八滩烈士陵园”。

  实施改扩建需要向12户农户征地9亩,因均为自留地,征地难度大。面对领导交给的任务,郇达富发扬“钉子”精神,磨破嘴皮,向被征地村民宣传“没有革命烈士的流血牺牲,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的道理。小时候患多发性神经根炎的郇达富右腿落下病根,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但他坚持拖着病腿,一户一户到征地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靠真诚打动农户。他最大限度维护征地农户的经济利益,为征地农户核算补偿金,仅用7天时间就把扩建陵园所征用的9亩土地全部净地出让,确保工程如期开工。

  郇达富参与制定陵园扩建方案,经上级批准后,他马不停蹄组织实施。在陵园正门道路新铺设宽敞的水泥路面,在道路两旁栽植清一色的意杨树。为了再现当年新四军指战员在王桥战斗中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他协调人力物力,在陵园东侧新建新四军指战员冲锋陷阵的浮雕,栩栩如生地再现当年我军将士与日寇英勇激战的场面。在他的努力下,如今的八滩烈士陵园焕然一新,成为滨海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郇达富负责陵园日常管理,为前来祭扫的单位和群众提供活动安排和讲解,同时做好陵园环境卫生工作。他采用人工除草与化学除草相结合的办法,清理地面、草坪上的垃圾和纪念碑(塔)的污渍,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前来祭扫,他总是尽其所能,为红色文化教育、国防教育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原籍上海的烈士顾海珠从五汛镇迁到八滩烈士陵园安葬后,2013年清明节前夕,烈士的20多名战友前来参加追思会。郇达富热心张罗,请来镇领导出席纪念活动,自己满腔热情做好后勤工作,令大家深受感动。2015年9月,八滩镇东兴村郭学生将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献身的哥哥郭文生烈士的遗骸从广西迁回八滩烈士陵园,烈士生前战友、亲友50多人前来参加遗骸安放仪式。郇达富忙里忙外,周密考虑、精心安排每一个环节。每当有人问他:“这么多年来,你默默无闻作奉献,报酬微薄,难道不后悔吗?”郇达富总是平静地说:“王桥战斗中有48名烈士,他们牺牲时很年轻,副营长王光汉牺牲时才23岁。与烈士们的英雄壮举相比,我苦点累点、奉献一点,不算什么!”

  当年八滩王桥战斗结束后,48位在战斗中牺牲的烈士遗体被就地掩埋,安葬在王桥烈士陵园。烈士牺牲时年纪尚小,他们的亲人难以找寻,烈士的父母带着未了的心愿离开了人世。郇达富与周万平一起,发起为王桥战斗牺牲的烈士寻亲活动,目前已为李记明等12名烈士找到了亲人。

  八滩村党委副书记邱士祥说:“33年来,八滩烈士陵园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自开放以来,前来瞻仰者达150万人次。郇达富作为一名‘守陵人’,守护的不仅是烈士陵园,更是那些不能忘却的英烈故事。他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说起今后的打算,郇达富深情地表示:“我跟老伴商量过了,这辈子哪儿也不去,我就在这里一直守护下去,跟烈士们做个伴,陪他们说说话,不让他们寂寞。他们的家人已联系不上了,就是有亲人在,也找不到他们,那我就是烈士的亲人……”

  英雄远去,在陵园里留下一座座墓碑,但英烈们并不孤单,因为有郇达富在守护他们的英灵。

  文/金力 魏为 陈曙光 图/刘朔池

编辑:顾名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