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无锡惠山为在外乡贤送上“年礼”:情暖意更浓

2022-01-25 14:18:00
来源:中新网江苏

  中新网江苏新闻1月25日电 (记者 孙权)一份情意绵绵的书信、一方寓意吉祥的步步糕、一罐满是乡情的桃胶、一枚别出心裁的小挂件……记者25日从惠山区委统战部获悉,新春将至,为了让远在他乡的乡贤们一解乡愁,无锡市惠山区近日为该区在外乡贤准备了一个特别的新年礼盒。

图为惠山区准备的新年礼盒。惠山区委统战部供图
图为惠山区为乡贤准备的新年礼盒。惠山区委统战部供图

  惠山区的前身为“华夏第一县”无锡县,是中国古代吴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当代乡镇企业的发祥地之一。江苏省第一个亿元镇、第一个亿元村、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均诞生于此。

  充沛的人力人才资源是惠山区发展中最可依赖的支撑,散布在各地的乡贤更是惠山区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乡贤在外的精彩展现,让海内外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惠山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乡贤千里有乡情,乡音一曲寄乡心。一直以来,惠山区对乡贤都礼遇有加,当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乡贤工作。在惠山区委、区政府看来,进一步密切广大乡贤与家乡的亲情联络,能更好地激发乡贤支持惠山发展、服务家乡建设,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牵线搭桥、添砖加瓦。

乡贤展示收到的新年礼盒。惠山区委统战部供图
乡贤展示新年礼盒。惠山区委统战部供图

  用心、用情,是惠山区对待乡贤的一贯坚持。近年来,惠山区建立了贴心化的服务保障,打造了特色化工作阵地。

  比如,惠山区加强“乡贤品牌”阵地建设,深入挖掘文化品牌,围绕村前村胡氏建筑群、西高山、吴文化公园等做文章,打造了展示惠山名人、弘扬乡贤文化的“惠山名贤堂”,增加了乡贤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此外,惠山区还在各镇(街道)成立乡贤馆,在继续做好与重点乡贤人士联络的同时,建立完善日常走访联络制度,加强区级层面乡贤联络的制度性设计。

  2018年,惠山区委统战部全面梳理了原籍惠山区或者曾经在惠山区工作生活过的知名乡贤,建立了涵盖海内外、各领域共计三百余人的“乡贤人才信息库”。同时,惠山区委统战部还邀请部分乡贤代表参加“品桃惠友”投资恳谈会,通过他们的“朋友圈”介绍惠山区、推介惠山区,把有利于惠山区转型发展的领军人才、高端产业、先进技术引进来。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惠山区的真情实意也打动着在外的乡贤。近年来,乡贤致力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反哺家乡的事迹在惠山区屡见不鲜。知名乡贤丁天立踏寻先辈足迹,在洛社华圻小学捐资100万元成立助学基金;无锡锡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强成立了总额300万元的“惠爱·震达”助困帮扶基金;无锡市金卫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冠玉在省锡中捐资设立500万元奖教基金……

  “礼物不在大小,重在用心。我们为了准备这个礼物,前期进行了几轮设计制作,融入惠山非遗民俗文化产品,独具匠心的设计蕴含着对在外游子‘交好运’‘步步高’的浓浓祝福。”惠山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准备了100多份新年礼盒,目前已全部送到乡贤手中,得到了比较好的反馈。(完)

编辑:顾名筛
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