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韵相连·艺心相融"主题交流活动在江苏开展
10月15日至10月21日,江苏省总工会邀请台湾职业总工会陶艺交流团一行31人来江苏开展“陶韵相连·艺心相融”主题交流活动。交流团走进宜兴、高淳两地,在瓷土交融与文化对话中,续写两岸工匠“以艺通心”的温情篇章。
作为此次交流的核心环节,宜兴紫砂文化参访尽显中华传统技艺魅力。在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振中老师的联络安排下,交流团首站走进宜兴陶瓷博物馆,指尖拂过历代紫砂名器,聆听“供春壶”“时大彬壶”的技艺传承故事;随后探访利永紫砂博物馆,沉浸式感受紫砂矿料开采、泥料炼制、手工成型的完整脉络,台湾工艺师们不时驻足记录,与馆内匠人探讨“绞泥工艺”“篆刻装饰”的技法细节。在陶二厂文化街区的陶美术馆,两岸工艺师围坐创作台,共同完成拉坯、施釉工序。湿润的陶土在掌心流转,将海峡两岸的匠人巧思凝聚成一件件待烧的作品。台湾工艺师李女士在完成第一件紫砂小品后笑着说:“大陆师傅的‘明针技法’太精妙,这手感要带回家好好琢磨。”
高淳之行则为交流增添了“体验感”与“烟火气”。在高淳区总工会精心安排下,交流团走进高淳陶瓷博物馆,了解现代陶瓷产业与传统制瓷技艺的融合创新,更亲手参与陶器手工制作。
除了陶艺交流,行程中还藏着两岸同胞相知相融的暖心细节——有位台湾团员请求帮忙采购大陆“警察小熊”公仔手办,称家里孩子在网上看到后特别喜欢,来大陆一定要带几个回去;另外一位团员得知江苏教育资源优质,专门购置小学数学教辅,“想让读小学的女儿试试,也感受下大陆的教育氛围”。这些细微之处的牵挂,让文化交流更添温情。
“陶土不分海峡,匠心自有共鸣。”为期7天的交流虽已落幕,但两岸工匠交换的技艺笔记、共同创作的陶瓷作品、购买赠送的“小熊公仔”与教辅书,已成为跨越海峡的情谊见证。未来,江苏省总工会将持续搭建两岸技艺交流平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连接两岸同胞心灵、凝聚共识的坚实纽带。(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洪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