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南京周”:“文学之都”对话“音乐之城”
中新网江苏新闻11月9日电(唐娟 夏梦云)据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消息,德国当地时间11月7日,南京—莱比锡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创新交流会在德国“文化艺术中心”莱比锡举行。

中国的“文学之都”和欧洲的“音乐之城”,南京和莱比锡两座城市虽相隔万里,却因相似的文化基因与产业追求而越走越近。自1988年结为友好城市以来,双方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领域的合作空间持续拓展。
本次活动汇聚了双方政府、文博机构、创意产业的代表约70人。“共同的遗产 共同的世界”南京明城墙与莱比锡历史建筑主题展同步揭幕,通过实物、影像对比展陈,诠释东西方古城保护的智慧与共鸣。

在展览现场,一位来自莱比锡大学历史系的学生感叹,南京明城墙是与欧洲筑城理念非常不同的“东方智慧”杰作。此次展出的“城墙古今对比”照片,有不少由德国摄影师赫达·莫里逊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欧洲留学生拍摄,这让德国当地观众倍感惊喜和亲切。
不少德国观众认为,在城市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进程中,南京和莱比锡通过实践共同印证了:历史建筑能够与现代城市共生发展。

活动期间,南京市档案局专职副局长王润涓和莱比锡城市代表、莱比锡档案馆馆长Dr. Michael Ruprecht,就全球遗产保护与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共同课题分享了各自看法。南京文旅集团副总经理姜晓东以红山森林动物园、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等知名文旅IP为例,拆解了南京“遗产活化+文旅融合”的创新密码。
德国知名艺术策展人迪特·耶尼克(Dieter Jaenicke)认为:“中德交流应深耕文化互鉴——不仅为中国青年艺术家搭建德国展示平台,也为德国艺术家赴华交流拓宽路径。”
“中国南京周”自2015年起已联结米兰、伦敦、纽约、巴黎等世界名城,织就多元城市对外文化交流网络。据悉,本届“南京周”系列活动将延续至2026年2月。(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