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劳动用工融诉驿站构筑维权“暖心港湾”
中新网江苏新闻10月24日电(文轩)“原本以为要打持久战,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就拿到了工资和补偿!”在昆山市劳动用工融诉驿站,刚办完手续的模具厂设计员谢广军难掩激动。
昆山市劳动用工融诉驿站的“一站式”劳动争议多元处理平台改变了劳动争议处理的传统模式,整合了司法、人社、工会等多方力量,构建起“一站式受理、一体化调处、全链条服务”的纠纷化解新机制,不仅成为劳动争议化解的“快车道”,更成为群众心中“有温度、有效率、有保障”的维权港湾。

此前,谢广军因工厂拖欠两个月工资提出离职,多次协商无果后走进驿站。经调解,企业最终同意分期支付款项,这场潜在的劳资纠纷得以高效化解。
“调解员既讲法律条款,又帮我们算经济账,让企业和员工都能接受。”提起在驿站的调解经历,企业员工代表李某印象深刻。
目前,驿站已有14名调解员常态入驻,涵盖司法局人民调解室、总工会职工法律服务工作站及2家选聘调解组织。驿站内公示了各调解组织的资质与服务范围,能根据案件类型精准分流,派驻律师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与援助,让每一起纠纷都能匹配到最合适的调解力量。
驿站运行的“调解+确认”机制,更为调解协议套上了“保护罩”,当事人可选择仲裁调解书或司法确认形式,赋予协议强制执行力,提高纠纷化解的权威性和履约率。自运行以来,驿站已累计接处调解案件1354件,有效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为解决传统劳动维权中“调解-仲裁-诉讼”各环节衔接不畅的问题,驿站创新推出“15日调解+即时转办”机制:在15天调解期限内调解不成的案件将自动转入仲裁程序,调解员会同步提交前期梳理的争议焦点、证据清单,帮助仲裁员快速掌握案情。全程电子化操作,案件信息在各部门间实时流转。
外卖员小刘因送餐途中受伤,与平台公司在赔偿金额上产生分歧,在驿站调解不成后,迅速转入仲裁程序。由于前期调解已梳理清楚争议焦点,仲裁员很快作出裁决,全程只用了20天。
驿站内,5人法官团队常态化入驻,设立了立案窗口、法庭等功能区,并接入法院网络专线,当事人可在这里直接完成立案起诉、财产保全、案件庭审、强制执行等全部诉讼流程。
除了化解已有纠纷,驿站还致力于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发生。通过“周五例会”和月度联席会议,调解员、仲裁员、法官共同分析典型案例,梳理企业用工中的共性问题,制作成通俗易懂的指导案例向企业推送,指导企业规范用工管理,将纠纷化解于未发之时。
自2025年6月运行以来,昆山市劳动用工融诉驿站已接处调解案件超千件,调解成功率达40%以上。如今,昆山市劳动用工融诉驿站已成为当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载体。(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