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连集装箱铁水联运线路入选品牌线路培育典型案例
中新网江苏新闻10月22日电(陈恒 梁冰)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2025年铁水联运品牌线路培育典型案例,徐州陆港集团申报的“徐州—连云港港”集装箱铁水联运线路入选,也是江苏省唯一入选的线路案例。

“徐州—连云港港”集装箱铁水联运线路自2021年11月首发以来,充分发挥徐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深度整合铁路、公路与港口航运资源,于2024年4月正式纳入全国铁路运行图,形成了“常态化开行、标准化管理、规模化运营”的高效运行体系。通过强化铁路与水路运输的无缝衔接,“徐州—连云港港”线路有效打通内陆与沿海的物流大通道,增强了资源要素跨区域流通能力。目前,该线路月均开行频次10班,班列运行时效从30小时压缩至8小时,服务范围覆盖徐州及苏皖鲁豫交界地区,重点支撑工程机械及配件、橡胶制品、光伏组件等出口产业发展,为区域外向型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
此外,“徐州—连云港港”集装箱铁水联运线路推行“一次委托、一单到底”的“CCA一单制”模式,签发以徐州为起点经连云港出口的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为出口企业提供“门到门”“门到港”的全程物流运输服务;通过“港口功能前置”服务模式,将连云港港口空箱前置到淮海国际陆港,为企业节约3-4天的空箱调拨时间,帮助企业降低综合物流成本约15%;创新推出外贸“铁路箱下水”服务模式,省去从港口调拨空箱的时间,运输时效提升30%以上。通过这些创新举措,徐连线路的综合效能得到显著提升,逐步构建起高效协同、成本集约的陆海联运新范式。
近年来,徐州陆港集团坚持以打造“区域性国际陆港物流枢纽”为目标,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配套功能布局。淮海国际陆港集装箱集结中心二期堆场、供应链服务中心、集拼箱作业区等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实现了集装箱集散、仓储、报关、转运、信息调度等功能的“一体化运行”,大幅提升了班列运行效率与物流服务能力。
同时,陆港集团积极融入国家“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以获批“连徐中欧班列国家集结中心”为契机,携手连云港港共同推进港口与内陆枢纽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设施互联,探索“港口前移、服务下沉”的合作新模式,形成陆海统筹、干支联动的物流发展新格局。
徐州陆港集团负责人表示,集团将进一步持续强化“徐连陆海联动”,深化与连云港港在堆场、仓库、码头等方面的合资合作,推动智能化物流系统与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多式联运的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为徐州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打造“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贡献力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