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丰县金秋“绘”丰收:特色产业奏响兴村富民交响曲

2025-09-18 15:26:35
来源:中新网江苏

  中新网江苏新闻9月18日电(吴尘 杨斌 马强)日前,丰县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从百年梨园到生态荷塘,从葡萄园到文创葫芦园,特色产业正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奏响了一曲兴村富民的交响曲。

百年梨园里黄绿相间,不套袋的白酥梨品相极佳。吴尘 摄
百年梨园里黄绿相间,不套袋的白酥梨品相极佳。吴尘 摄

  在宋楼镇,208岁的“梨树王”枝繁叶茂,枝头挂满青黄相间的果实。今年梨园最大亮点是白酥梨全面取消套袋。“不套袋的梨外表受阳光照射自然发黄,个头饱满,吃起来更脆更甜,核还小。”园主谢大为说,开园一周以来,园区通过自摘、网络销售和直播带货等多元渠道,让江浙沪皖乃至更远地区的消费者都能品尝到这份来自百年梨园的清甜。

李堂原煤矿塌陷废弃区如今成为水清荷碧的休闲康养地。杨斌 摄
李堂原煤矿塌陷废弃区如今成为水清荷碧的休闲康养地。杨斌 摄

  首羡镇李堂煤矿塌陷区曾是一片废弃地,如今却成为“水美经济”示范区。通过综合治理,这里实现了“藕鱼共作”的循环农业模式,800多亩莲藕与200多亩鱼塘相得益彰。种植大户曹兴波计划扩大规模,配套休闲步道、观景台,开发荷叶茶、藕粉等深加工产品,让这片生态绿洲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近日,欢口镇陈大庄村的阳光玫瑰葡萄进入采收期。在十里田园家庭种植农场,种植户王艳芝介绍,通过推广棚架技术和精细化管理,今年阳光玫瑰葡萄的品质与产量双双达标。从水肥的精准调控、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到精细化的疏果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不含糊,不仅让葡萄产量高,更让果实甜度、果粒大小达到最佳状态。村“两委”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借助直播电商等新渠道,让这份“阳光的味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袁集村葫芦产业在“福禄”文化元素的加持下更有“钱”途。马强 摄
袁集村葫芦产业在“福禄”文化元素的加持下更有“钱”途。马强 摄

  赵庄镇袁集村的金阳六号农场里,十余种造型别致的文创葫芦正在“定型”,从品种筛选到手工塑型,每个环节都要求精益求精。这些融入“福禄”寓意的文创葫芦,经刊刻烙画等工艺加工后,兼具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通过扩规模、优品种延伸产业链,袁集村深挖传统文化元素,带动村民参与,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从百年梨园的坚守,到塌陷区的生态修复,再到特色种植的创新发展,丰县正通过发展多样化的特色产业,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之路。(完)

编辑:顾名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