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鼓楼区琵琶街道:共商共建聚合力 家园焕新暖民心
中新网江苏新闻9月9日电(王姝 朱静)近日,徐州鼓楼区琵琶街道宜居社区小区立柱维修工程在多方协作下顺利完工。这项以“共商共建,焕新家园”为理念的民生实事,不仅让小区实现了“颜值”焕新,更以实实在在的变化,生动诠释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社区治理智慧。
“你看这柱子,边角剥落了两大块,老人小孩从这儿路过,实在太危险啦!”业主群里的相关照片引发热烈讨论,琵琶街道政协工委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社区党支部书记刘静回忆,首次协商会议上,20多位业主代表带着诉求而来,8号楼前的立柱石材松动,柱体表面因风化而渗水,柱体瓷砖也有脱落现象……物业提交的排查报告清晰显示,小区的6根立柱中,有3根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政协委员认真记录每一条诉求,当场协调物业、社区梳理问题清单,为维修工程的启动作了充分准备。

当施工方带着初步方案走进协商室,一场“细节拉锯战”随即开始。“用仿石材涂料?那可不行,没几年就会掉皮。”从事建筑行业的业主陈师傅直指方案漏洞;“全部更换石材的话,成本太高,公共维修基金能不能负担得起?”退休教师张阿姨算起了这笔账。面对业主们的不同意见,街道政协工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大家理性表达诉求、积极建言献策。经过3轮深入讨论,最终敲定“保留主体结构、更换破损石材、整体做防水养护”的方案,既有效控制了成本,又充分兼顾了耐用性,赢得业主们的一致认可。

“施工材料进场时,我们盯着师傅拆开包装,每块石材都对照样品查了纹路和硬度。”业主监督小组成员李大姐的手机里,存着50多张施工照片。为了让业主放心,社区牵头成立了由3名业主、2名物业人员组成的监督组,街道政协工委则安排政协委员全程参与监督。从材料验收时的标准核对,到工序衔接中的技术指导,再到场容管理里的细节把控,委员们以“看得见的监督”让施工过程透明化、规范化。

如今走进小区,3根立柱换上了“新装”:浅灰色的石材与楼栋外墙色调相互呼应,边角处还贴心地做了圆角处理。“以前路过这儿总绕着走,现在小孩在旁边玩,我也能放心地聊天了。”住在4号楼的周奶奶说,她还特意伸手摸了摸柱面,结实得很。
从协商时的集思广益,到施工中的精细推进,再到完工后的满心欢喜,这场共商共建的实践,让居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参与感,更凝聚起了共建美好社区的强大向心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