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全国首部大运河全域历史图谱在江苏发布

2025-07-31 08:23:23
来源:我苏客户端

  今天(7月30日)上午,由江苏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组织编纂出版的《大运河历史图谱》在南京发布推介。作为全国首部系统呈现大运河全域历史风貌的权威图谱,这部著作以跨越千年的图文资料,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注入新动能,也为世人打开了一扇读懂“流动的文化遗产”的立体窗口。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发布会上,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谢润盛介绍,这条人类文明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使用时间最久的“黄金水道”,从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起始,穿越2500多年、绵延近3200公里,地跨中国南北八个省级行政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汇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从地理上将中国进一步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大一统的重要支撑。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代表,是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鲜活文化符号,也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

  江苏是中国大运河的起源地,古往今来,大运河对江苏地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首家编制完成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高规格建成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高水平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等一系列活动,推动古老大运河焕发新光彩。

  发布会上,这部历经一年编纂、凝聚多方心血的《图谱》,引发关注。全书以京杭大运河全域为编纂视角,以江浙段为选编重点,从2000多种古代方志、舆地图、政书、兵书等文献中,精心遴选编辑而成,一些资料为历史上首次高清出版,选图精美、文字简洁、装帧讲究,充分凸显历史沧桑感和大运河文化的厚重感。

  教育部长江学者、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章灿深入解读《图谱》特色亮点,他指出《图谱》深度继承“左图右史”典籍传统,相较于文字记载有三大亮点:第一,图像采集“集腋成裘”,图片来源多样,选图力求清晰美观。第二,图像印制精益求精,图像精选底本,印制清晰美观。第三,装帧设计古为今用,图谱线装、精装相结合,运用金镶玉的修复工艺,还原传统古籍保护的形式特点,也增加了视觉效果。

  从“纸页间的历史”到“流动的当下”,《大运河历史图谱》不仅是一部记录运河的“历史百科全书”,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未来,江苏将以《图谱》为依托,传承文化根脉,将图谱内容有机融入博物馆陈展、研学线路、文创开发等各类文旅空间;守护生态绿脉,一步步将图谱中描绘的运河两岸“绿杨城郭”“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变为现实;把握经济动脉,深度利用《图谱》记载的名胜古迹、漕运故事、特色物产等资源,更好地把大运河江苏段打造成享誉中外的缤纷旅游带。

  记者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郭晶晶

编辑:顾名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