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服务“宜兴模式” 落地大湾区
5月25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江苏卓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华南版权服务大厅、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签约共建辐射大湾区的“版权要素交易服务平台”。这标志着版权服务“宜兴模式”正式落地大湾区,为区域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版权保护屏障。
近年来,数字技术浪潮奔涌向前,文化产业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版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版权交易渠道不畅通等行业痛点,制约着产业健康发展。以紫砂产业为例,部分不法商家仿制热门紫砂壶款式,以次充好拿到市场上售卖,不仅损害了原创者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消费者选购时难辨真假,对行业信誉造成了冲击。
面对行业痛点,市委宣传部依托市版权服务中心,联合江苏卓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直指“七寸”,打造版权服务创新模式,以技术手段为紫砂艺术品制作“数字身份证”,创作者、制作工艺、创作时间等信息被记录其中,有效解决了紫砂产业在版权保护、交易流通等方面的难题,最大限度保障紫砂艺术品的原创性、唯一性和流通性。凭借创新性和实用性,如今,以紫砂产业为模板打造的版权服务“宜兴模式”已成功复制到浙江龙泉青瓷、云南茶叶等领域,为多地地标产业提供了服务方案,目前已吸引超200家文化机构和科技企业开展合作。
“此次三方携手,将共筑大湾区数字文化产业版权交易生态链。”卓易文化董事长、总经理王吉介绍说,“版权要素交易服务平台”聚焦大湾区游戏、影视、非遗等特色优质IP资源,复制卓易文化的“电商+(数据)版权+拍卖+交易”创新模式,实现文化展示、(数据)版权交易、文化传承与文旅消费有机融合,打造一站式版权服务超级枢纽。该平台将打造高效有序的版权交易生态链,版权所有者能在此便捷地进行版权登记、评估和交易,不仅可有效实现版权保护,还能获得版权收益增值渠道,文化企业和消费者也能通过平台获得丰富的版权资源。
接下来,该平台还将持续拓展数字文化产业服务外延,整合文旅、时尚、动漫等多元业态。“以前看到优秀作品被侵权,无奈又痛心,这套版权服务模式让从业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广东非遗中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大顺感慨道。
“卓易文化打造的版权服务‘宜兴模式’,立足版权赋能宜兴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兼具实用性、通用性,在全国文化产业中具有很强的推广示范作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主任孙宝林高度评价,“宜兴模式”落地大湾区,是先进经验的跨区域延伸,将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大湾区构建更加完善的文化产业生态体系。(俞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