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这场招聘会,吸引308家单位提供岗位5201个
3月20日,由人社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盐城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职引未来 才聚江苏 智汇盐城——2025年全国城市巡回招聘江苏站暨先进制造业专场”活动在盐城工学院隆重举行。活动以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和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核心,通过“线下+线上”双轮驱动,搭建起全国性引才聚智平台,助力长三角区域人才协同创新与产业升级。

“此次招聘会是面向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招聘活动,邀请全国7个省份和全省13个地市的308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岗位5201个,主要是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未来产业所需岗位,也是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提供的薪资待遇非常可观。”省人社厅人才流动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6月底前,计划面向高校毕业生举办1000场招聘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岗位需求和对接服务。
近年来,盐城坚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与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双轮并进”,持续升级“黄海明珠人才计划”,纵深推进“名校优生汇盐”“万名学子聚盐”“在盐高校学子留盐”“就业见习扩岗提质”四大行动。自2021年以来,盐城累计开发就业见习岗位4.3万个,引进高校毕业生来盐就业创业15.42万人,在盐高校学子留盐率超30%。
“今年出台最新的‘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只要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来盐城,可享受生活、租房、购房、探亲交通等一系列补贴,此外,公积金贷款额度也会相应提升,希望我们真金白银的政策,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选择盐城、留在盐城。”盐城市人社局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表示。

“本次招聘,我们推出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5类岗位超20个需求,薪资待遇普遍可达6000-8000元并具备成长潜力。”江苏谷登重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总监李勤透露,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还特别提供实地参观通道,方便求职者了解工作环境。
“感知体验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情景模拟等方式,突破了传统招聘会的单向信息传递,让我们应届生能立体了解企业环境,这种沉浸式调研已成为择业关键环节。”盐城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沈天崎认为,这种融合实践体验的就业引导方式,相比官网信息更能帮助毕业生做出职业选择。

“以往自己找工作,既不了解也不方便,这次招聘会能邀请众多公司来到校园,比自己找得方向更明确、更安全,而且待遇也很好。”盐城工学院应届毕业生杨呈逸笑着说,现在就业生多,对口岗位容易饱和,所以应届毕业生要抓住自己的优势、抓住机会就业,放大就业范围、不局限专业,符合自身条件可以先试试,锻炼自己。
记者在现场发现,除了面对面招聘,还有就业服务、政策咨询、直播带岗、就业见习、AI匹配等专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见习实习对接、金融及安居支持、现场面试签约等“一站式”服务。
“现场的AI智能求职机,可支撑简历智能诊断、AI模拟面试、岗位精准匹配,学生可通过刷脸生成数字简历,实时推荐适配岗位。”盐城招聘网客服部经理卞甜甜介绍,其中AI模拟面试主要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在线进行模拟面试,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份详细的面试测评报告,实时反馈学生的专业匹配度,能力契合度,性格适配度。“机器同步了盐城市及其他省市重点企业的招聘岗位近6万条,为今天进场求职的学生拓宽了找工作的渠道,实现了看一场招聘会,就能获取全国招聘信息的云端求职机会。”

活动期间,同步举办长三角区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协同创新交流座谈会。来自沪苏浙皖的20余位人社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及高校专家,共商“区域协同创新与人才共享”大计,共谋“先进制造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融合新篇。会议达成共识:将建立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动态数据库,推动实习就业资源共享,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本次活动共吸引3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到场求职,收到简历5876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300余人次,线上抖音平台、小程序等直播观看人数18.84万人。此次全国巡回招聘活动既为盐城制造业发展补充了人才资源,也展现了长三角区域人才协作的实践成果,为各地推动就业与产业人才对接提供了有益经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华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