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扬州创新老年教育模式 推进"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建设

2025-03-12 09:22:36
来源:扬州发布

  扬州创新老年教育模式 “家门口上大学”托起银龄幸福梦

  “一二三四,注意体态!”近日,在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方家巷社区老年大学舞蹈教室,68岁的杨阿姨正与同伴们跟随专业老师练习舞步。作为扬州“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的首批受益者,她笑着说:“现在下楼就能学才艺,还有职大老师指导,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面对农村留守老人增多的现状,去年,方家巷社区创新推出“需求导向”办学模式,在市教育局领导下,与扬州市职业大学深度合作,共享场地与师资资源,开设健康、声乐、舞蹈、太极四类课程,首期即吸引130余位老人报名。社区老党员丁伯伯感慨:“以前闲下来只能聊天、晒太阳,现在每周都有新课程,生活充实多了!”为改善办学条件,方巷镇累计投入十多万元改造老年大学,新建舞蹈房、会议室,翻新合唱教室及办公室,添置专业教学设备。

  这一实践是扬州市构建四级老年教育网络的缩影。2024年扬州市政府民生1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建设,目前已形成市县老年(开放)大学、乡(镇、街道)老年学校、村(社区)老年学堂的立体教育网络。依托扬州市职业大学设立的扬州老年开放大学,建成集课程资源中心、师资建设中心、数据分析中心等六大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同步上线微信小程序,实现全市284门线上课程资源共享。

  为激发学习热情,扬州市职业大学还组织方巷镇老年大学创新实践“学用结合”模式:组织太极班学员参加第七届运河城市武术精英邀请赛,联合镇卫健委开展健康科普巡演,携手诗协举办纪念焦循诞辰260周年诗词采风活动。今年以来,艺术团已参与社会公益活动8场,教学成果展演覆盖周边6个社区。

  “老年教育要兼顾普适性与本土性。”扬州市职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表示,学校正着力打造“德育与公民素质”“扬州地方特色与文化”等特色课程模块,通过数据分析平台精准匹配教学资源。目前,全市老年教育注册学员同比增加45%,课程满意度达92.7%,智慧助老服务惠及1.2万余人次,真正让银龄群体实现“老有所学、学有所乐”。

  通讯员 汤正友 梁孝梅 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乔云

编辑:顾名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