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前行动能澎湃 苏州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标杆城市
中新网江苏新闻2月14日电(黄飞英 臧艺娜)当前,苏州正在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标杆城市。当地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服务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作为工业大市、经济强市,2024年,苏州市电力消费总量约占江苏全省的22%,全社会用电量达1863亿千瓦时,位居全国城市第二。随着能源转型的加速,分布式新能源正广泛接入电网,给现有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挑战。

据了解,智能微电网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独立性,是大电网的重要支撑。在电网末端建设一批智能微电网项目,提高电网对分布式新能源电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是苏州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2024年以来,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因地制宜打造了16个微电网,覆盖智能制造、车网互动、建筑能效管理、园区源网荷储协同、微电网汇聚协同的虚拟电厂5种应用场景。
同时,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还积极探索虚拟电厂建设。虚拟电厂作为新型调节资源之一,可以将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等零散资源化零为整,既可以作为“正电厂”向电力系统供电,也可以作为“负电厂”消纳系统的电力,起到助力电网系统保持平衡的作用。
2024年12月,江苏省内首批6家虚拟电厂完成市场化注册,苏州零碳智慧虚拟电厂名列其中。“这意味着虚拟电厂将作为新兴市场主体,正式参与后续江苏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四级职员刘珊表示,他们将做好属地虚拟电厂建设运营服务,推动虚拟电厂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推动微电网全量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去年9月,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联合国内相关领域企业技术团队,在荣大产业园试点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全电共享”电动自行车安全智慧集中充电点,融合运用数字孪生、电力物联网、直流充电等技术,构筑“一桩、一柜、一平台”的坚强防护体系,引导市民采用“满电好回家、充电不进楼”的安全充电新模式。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还在集中充电点搭建数字孪生平台,接入充电桩、充电柜和储能系统平台,实现远程监控,紧急情况下,还可远程执行安全控制指令,真正实现防患于未“燃”。
苏州市相城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仝飞表示,下一步还将挖掘电动自行车密集停放区域,科学规划,大规模推广普及惠民车棚充电服务模式,惠及更多百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