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将覆盖江苏所有涉农县
12月8日,江苏省“千县工程”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推进会在南京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到2026年底,江苏所有涉农县(市、区)均将建立县域肿瘤防治中心。
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明确各地依托县医院,构建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和重症监护临床服务“五大中心”。2022年11月,“千县工程”江苏省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启动。2023年7月13日,江苏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标准《江苏省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标准(试行)》,为江苏的县域肿瘤防治中心的建设指明了具体落地路径。
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癌症中心)党委书记束一平介绍,目前,张家港、溧阳、射阳、涟水等17家县医院启动了肿瘤防治中心建设。通过“千县工程”县域肿瘤防治中心的建设将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不断提升基层肿瘤防治能力,减轻县(区)肿瘤患者“看病难、看病贵”负担,最大限度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
射阳县肿瘤防治中心以射阳县人民医院为核心,联合区镇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打造“防、筛、诊、治、康”一体的肿瘤防治县域样板。
射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宋艮高告诉记者,以前是病人找医生,现在是医生找病人,今年进行了12万人的结直肠癌筛查,不仅是肿瘤患者,其中的肠息肉患者也会成为“个案管理师”的管理对象,点对点指导什么时候复查,生活中该注意什么,有异常了怎么办等。
“2023年起,我县逐步在全县范围内部署建立肿瘤防治数字化平台,对肿瘤病人进行全流程全周期的管理。” 宋艮高介绍,“个案管理师”岗位由肿瘤专科护士和专科医生组成,通过信息流转对接首诊医生,启动“预防、治疗、健康管理”模式。
县域肿瘤防治中心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基层医疗机构仍面临着困难和挑战,需要多方同向发力。
2025年,江苏省癌症中心将从开展全民健康宣教、推广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促进癌症诊疗规范化同质化、加强癌症患者康复指导、加强癌症患者随访个案管理等五个重点方面指导推进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同时牵头制定县域肿瘤防治能力提升培训方案,以单病种(试点)入手制定涉及肿瘤“防、筛、诊、治、康”全周期的培训计划,编制系列培训教程,分片区组建专家培训团队,针对不同类别卫生工作人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组织开展管理和技术专题培训,促进医务人员精进专业技能。省、设区市癌症中心将建立完善督导机制,定期对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周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