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莫思铭:“三代”更要有“创”的情怀

2024-08-22 14:05:12
来源: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8月22日电 “我就是‘三代’,这个是事实”,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鼎”)董事长莫思铭想在传承中创新,把企业变得更好。

  是海归是“北漂”

  莫思铭是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鼎”)董事长,在公司里同事们都称“85”后的他 “小莫总”。始创于1978年永鼎是国内光缆行业上市第一股。莫思铭已经是企业第三代接班人。

  莫思铭是一名海归,他笑称再回忆起那段留学生涯感觉很久远了,“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留学的时光非常美好,自然风景特别美,生活节奏很慢。”2009年莫思铭从奥克兰大学毕业,进入清华大学攻读MBA。

  大学毕业后,莫思铭没有马上回到永鼎工作,而是选择在北京创业,成为一名“北漂”。“我是想看看自己有没有管理上的天赋。与爷爷、父亲相比,我觉得自己缺少的正是创业经历。”莫思铭说。

  2011年下半年,他在北京成立了一家软件公司,主营网络信息安全产品。但所有的创业都是在艰难中前行, “开始两年公司一直亏损,那段时间对我来说也是最艰难的,心理压力很大,幸好父亲一直支持鼓励我。”莫思铭说,最让他难熬的是,没了创业初期的热情,公司的持续亏损让先前一起合作的伙伴都失去了信心,没有继续坚持下去。

  过了两年的艰难期,软件公司渐渐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目前,这家软件公司已进入良好运营状态,每年皆有持续增长的收入和回报。”对莫思铭这位年轻继承者来说,五年创业的历练是一个加速成长的过程,独自经历的许多关乎公司生死存亡的决策时刻,都是对未来接管集团运营的预演。

  是“三代”亦是创业家

  2020年9月,莫思铭全面接手永鼎事业。“我就是‘三代’,这个是事实。”有过创业经历,他更明白祖辈创业的艰辛,也理解父辈不断开拓的努力。

  永鼎起源于吴江芦墟公社塑料厂。1978年,莫思铭的爷爷顾云奎以1台机器、2万元贷款、3间旧房起家创业。“爷爷是我学习的榜样。”莫思铭说,办厂之初几乎没有任何基础,全凭着拼劲和闯劲,一步步把企业做大。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如何迎接时代之变、产业之变、公司之变,带领公司创新发展,成为莫思铭上任后最具挑战的必答题。

  在产业方向转型方面,莫思铭力主加大企业科研的投入,推行“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理念,稳步由“制造”迈向“智造”。他接连引进多个技术团队,瞄准市场新需求,研发新产品、新系统。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永鼎已形成了“光电交融、协同发展”的战略格局,重点发展光通信和电力传输两大产业。同时,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时至今日,吴江越来越多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正接过父辈的重担,成为企业发展新的“舵手”。把这些志同道合的人聚焦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也成为年轻企业家们的愿望。吴江区新一代企业家商会应运而生。

  这家年轻的商会成立于2016年,会员平均年龄33周岁,涉及机械制造、新材料、纺织印染等多领域。担任吴江区新一代企业家商会会长的莫思铭认为,一成不变是企业经营的最大风险,鼓励年轻企业家要在变化中识别机遇、捕捉机遇,不断创新,持续攀登。

  “在创新服务上,我们商会与职能部门积极构建政企合作新机制,设立了吴江第一个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中心;携手江苏省民营经济研究院开展‘创二代’企业家结对共建活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莫思铭说。

  “这个平台特别好,身为会长,我也感到责任重大,希望带着大家一起向前冲。”莫思铭自责工作太忙,留给会长的时间有点少。来源:苏州市委网信办、苏州市委统战部(市侨办)供稿

编辑:顾名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