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满城芳 宜兴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中新网江苏新闻8月13日电(宋浣竹)日前,一场主题为“何以为家”的东坡夜读活动在宜兴市丁蜀镇东坡书院举行。活动邀请模范家庭代表宣讲,分享老物件背后的家风故事,传承和弘扬良好的家风家训。

据了解,这是宜兴新时代文明实践“夜间模式”的生动场景之一。夏夜里,“陶都星光课堂”“杜鹃花开 氿畔夜集”等一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让市民感受文明清风,进一步推动该市文明实践“活”起来、“热”起来。
一个个实践阵地筑牢文明之基,一场场实践活动如同春风化雨,一位位文明实践者活跃在每个角落……自2018年被列入全国首批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以来,宜兴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工作目标,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实践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文明之花”在陶都大地上竞相开放。

近年来,依托完善的设施和丰富的资源,宜兴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文明宣讲、文艺演出等优质文化服务带到群众身边,让文明实践处处可见、时时可感。屺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托悲鸿故里文化园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所内的德艺传承公益社、悲鸿书画院为市民提供了书画艺术交流学习平台,让传统艺术在传承中焕发新生;“晓马”少年宫成为孩子们探索科技奥秘、体验劳动乐趣、沉浸非遗技艺的奇妙殿堂;在丁蜀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图书馆、宣讲厅、少年宫、舞蹈房等功能区一应俱全,成为当地群众的文化乐园。
宜兴各村(社区)也纷纷结合本地特色,整合现有资源,发挥就近优势,通过打造“十五分钟文明实践生活圈”,让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幸福站”。
如今在宜兴,文明实践的触角已由点及面地延伸到每一个基层单元。目前,全市共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0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等,实现了市、镇、村三级阵地全覆盖,织密了全市文明实践网络。
宜兴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文明实践浸润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去年年底,宜兴市文明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等,创新开展文明实践公益普惠服务“陶都星光课堂”,宜兴市教育局、市妇联等部门积极加入,常态化为市民提供公益夜课堂,让打工人的夜生活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为保障活动“菜单”丰富多样,宜兴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定期通过座谈会、讨论会征集群众建议,由群众“点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个性化定制“菜品”,让群众按需选择,从而使文明实践更加贴近群众、深入人心。
近年来,依托部门职能,动员社会参与,宜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团队持续壮大。目前,市级已组建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等8支文明实践核心队伍,各部门、社会团体共有80余支服务支队,各村、社区共建立500多支服务小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