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筑梦”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走进溧阳姜下村
中新网江苏新闻7月26日电(唐娟 曹梦瑶)“鹅鹅鹅,美好生活向天歌。”在江苏溧阳市竹箦镇姜下村,这句寓意美好的话语不仅挂在村民们的嘴边,更融入了他们的生活。7月,江苏理工学院的“燕归筑梦”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踏上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探寻“鹅村”乡村振兴的秘诀。

踏进姜下村村史馆,仿佛穿越了时空。修缮一新的老旧砖瓦房,保留了村庄的原始风貌。实践调研团师生们了解了“官墩乡绅勇救陈司令”等红色故事,从红色资源中汲取精神滋养。
近日,在姜下村村史馆前的大树下,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正在进行。姜下村党委副书记管梦倩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之路。她说:“从竹箦风鹅、蝴蝶兰种植、蔬菜基地到食品配送、乡村文旅、村办物业等,凝聚的是全村人的汗水和心血。我们通过‘姜姜好’党建品牌引领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又反哺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良性循环。村民‘钱袋子’鼓起来,好日子火起来,带动村子‘造血’,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全村共同富裕。”她希望更多年轻人走进乡村、回到乡村,让青春汗水挥洒在乡村沃土。
“00后”宋垠槿是浙江警察学院的毕业生,如今是姜下村文旅板块的代言人。她带领实践调研团师生参观村史馆、西汤花房、配送中心等地,并作声情并茂的讲解。她说:“我要让更多人了解姜下村,爱上姜下村。”
村里小飞鹅民宿主理人郭勇此前在北京工作,无意中看到姜下村的新闻,发现了商机,于是带领团队来到这里,建造了高标准、高服务的小飞鹅民宿。郭勇说,他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对乡村很有情怀,加上乡村振兴政策的加持,目前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在这里,我找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实践调研团的师生们还走访了村里的老教师董奶奶和有着五十年党龄的吕爷爷,听他们讲述姜下村的巨大变化,感受他们口中的“美好生活”。
渴了有鹅咖啡、饿了有鹅餐厅、累了可以坐在鹅蛋样式的椅子上休息。无处不在的“鹅”元素,让这个村庄显得生动有趣。
实践调研团师生们认为,在姜下村,乡村振兴不仅是一句口号,它是每个村民心中的一个小目标,一天天,一点点,正在变成现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