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名“2024级”亚夫科技特派员整装出发
“带不走的专家”上新啦
140名“2024级”亚夫科技特派员整装出发
既进得了实验室,又下得了田间地头;既是农业科技的传播者,也是基层农技人员的好帮手……近日,江苏服务地方农业科技需求的桥梁纽带——亚夫科技服务特派员“上新”,新一批140名“2024级”亚夫科技特派员集结完毕,他们将奔赴我省各地,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向基层和产业一线下沉。
刚过小暑,到了高粱拔节生长的季节。在涟水县高粱种植基地,高粱进入小苗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2024级”亚夫科技特派员、亚夫科技服务涟水高沟工作站站长李春宏正在指导农户进行补苗、间苗、除草、追肥、防虫等田间管理工作。
“高粱既可煮粥,又可以酿酒,浑身都是宝。”李春宏告诉记者,3年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共建协议,首个专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涟水高沟工作站”在这里揭牌成立。
“工作站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对当地农业相关产业进行调研,发现当地酒业头部企业生产加工用的高粱等酿酒原粮存在依赖进口、外地远距离调运和品质不稳定等问题,造成酒业加工产业发展存在瓶颈。”李春宏解释,为了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带动广大种粮农户增收,他于镇政府、村集体和酒企间牵线,开始发展酿酒原粮本土化。
3年来,工作站在涟水县开展高粱新品种引进、筛选和示范推广,打造酿酒原粮科技示范基地,举办酿酒高粱观摩、研讨、培训、推介等活动,推广高粱绿色安全生产技术,对接小农户和生产经营主体与酒企合作,实行订单生产。“第一年高沟镇3个村种植高粱1179.5亩,亩均增收1002元,28户农户喜获增收,且高粱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当地酒企优质标准。”李春宏介绍,到了第二年,高粱种植规模推广到了2.2万亩,亩均增收1341.5元,带动17个村126户农户增收。第三年,高粱种植规模直接增加到3.03万亩,且全部实行订单生产,带动高沟镇及周边60个村275户农户增收。而到了今年,高粱推广种植面积在淮安已经达到5万亩,宿迁达到10万亩。
“利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当地酒厂地域优势、产业优势,带领当地农户发展酿酒原料——高粱特色产业,探索建立‘企业+农业公司(合作社)+科技服务(工作站)+农户’的运作模式,既满足了酒厂对优质高粱的需求,又解决了高粱种植户的销路、效益和技术等后顾之忧,走出了一条多方共赢、科技助力产业发展之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负责人总结道,我省酿酒原粮本土化的经验为探索农民增收新增长点、破解产业链发展难题、推动村集体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科技方案。
7月,是草莓苗种植栽培的时节,在宿迁市草莓种植户王利辉的露天育苗圃里,草莓苗正在应对炎热的高温天气。“草莓鲜果结束就是育苗,最近是梅雨季节,草莓苗生长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高温、洪涝和干旱等多重挑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2024级”亚夫科技特派员、亚夫科技服务宿豫新庄工作站站长于红梅介绍,现在正处育苗关键时期,她忙着在农户家进行病虫害及壮苗技术指导。
在王利辉眼里,于红梅已经是老朋友了。今年年初,宿迁迎来大范围雨雪冰冻和寒潮大风天气,造成塑料温室大棚的大面积倒塌,导致园艺作物遭受严重损失,王利辉家的28亩草莓种植大棚也全部倒塌。“幸好有于技术员给我们技术指导,帮我们共渡难关。”王利辉说,在于红梅的指导下,他采取了一系列草莓灾后自救应对措施。
“年初宿迁新庄镇因为春季强冻雨,大棚大面积垮塌,现在正在赶大棚建设进度。”于红梅说,当时的冰冻情况很多年没有遇到过,钢架直接被压塌,草莓又在第二茬盛果期,她指导农户及时顶起钢架,抓紧采摘草莓,减少草莓第二茬的损失,挽回第三茬。减灾措施也取得了显著效果,在前不久的草莓上市季,农户的草莓产量和效益取得了双丰收,大大降低了农户的损失。眼下,于红梅正在种植基地持续启动优质草莓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协同示范推广项目,试验更多的土壤改良技术、提高种苗供应量、帮助种苗企业提高原种苗年产量,满足当地对优质种苗的需求。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负责人介绍,亚夫科技特派员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担任,他们在院内没有办公室,工作地点就在亚夫工作站,专职特派员每年至少180天在基层,驻点帮扶,进一步推动科技资源下沉,让科技助农由“以我为主”转变为“以农为主”。他们也被称为“带不走的专家”。找到亚夫特派员,就找到了解决农业产业和技术问题的答案和路径。
目前,亚夫特派员们已累计对接支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92个,直接带动3854户农户增收。2021年,亚夫科技服务体系构建被中央宣传部授予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
今年4月,“亚夫科技服务产品体验中心”在南京成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洪武表示,亚夫科技服务产品体验中心的建设目的在于赓续“亚夫精神”,帮助农民持续增收,继续探索助农新模式。上一阶段,亚夫科技服务更多做的是“带着农民干”,下一阶段,应当朝着“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方向做更多的实事。
“亚夫科技服务2.0版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字:‘销’!要帮助农民把产品销售出去。我们希望通过体验中心,既能将农民的好产品卖出一个好价钱,又能够在生产的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孙洪武表示,如何让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转化的科技服务成果是否受到市场欢迎,是科技工作者应该关注的话题。
据了解,目前已有65个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在全省重点生产区县落地生根。“我们希望能够完成100个站点的建设目标。届时,体验中心也将成为农产品大比武的擂台。产品的销量、粉丝的流量等数据将成为衡量各地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工作成果的新风向标。”孙洪武表示。
记者 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