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网链苏州 侨声回响)许文前:扎根碳纤维领域 从先行者到深耕者

2023-10-30 16:18:15
来源: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苏州10月30日电 题:许文前:扎根碳纤维领域 从先行者到深耕者

  作者 周建琳

  平望,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是一座大运河畔的江南小镇,因“天光水色、一望皆平”而得名。2001年前,在许文前的人生地图上,这里还是个没被标注出来的地方。现如今,平望已成为许文前创业的大舞台,他的事业正是从这里走向全国。

  驶入“冷门”赛道

  2001年,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在南京召开,许文前作为香港经贸商会的成员参会。活动期间,他随团前往吴江考察,与古镇平望从此“结缘”。次年,他从香港动身,来到平望镇投资创办了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澳盛科技”)。

  “平望离丝绸之都吴江盛泽很近,我的客户对象是织布厂,所以我从2002年起就到这里来扎根,做贸易的同时,慢慢把纺织企业做起来。”许文前回忆说,起初并没有没想过要在吴江把事业做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发现当地营商环境优越、政府服务意识强,认定吴江一定会是干事创业的好地方。

  随着江苏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许文前又敏锐地把目光投向新材料领域——碳纤维产业。“2006年,碳纤维行业还比较冷门,因为技术难度较大,这类颇具前景的新材料都依赖进口。”许文前坦言,当时困难接踵而至:部分国家禁止将先进的生产设备出售给中国、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市场,加上技术壁垒,自己的企业年年亏损。

  “前九年一直在烧钱,直到第十年公司才开始赚钱。虽然有过迷茫,但从未选择放弃!真是印证了古人说了一句话,‘十年磨一剑’。”许文前感慨。面对困难,当地政府主动帮助企业对接科研院所,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同时,他也将眼光放得更长更远,坚持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新产品研发中。

  “从2017年开始,我们准确把握新能源风电的发展势头,开发了风电叶片中使用的碳纤维拉挤大梁,公司由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连续三年,公司的销售额呈现出翻倍式增长的势头,就连产品用料也是供不应求。2020年,我们的碳纤维用料首次超过1万吨,销售额突破15亿元,还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许文前充满了自豪。

  热赛道上的冷思考

  碳纤维以其轻量化、高强度、高刚度以及耐腐蚀等特质,被誉为“黑黄金”。正是由于性能优越,碳纤维材料小到用于羽毛球拍,大到新能源汽车、飞机外壳、火箭等,逐渐成为产业升级及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工业原料,稳坐新能源和航空航天两大风口。

  政策春风频频光顾,产业需求缺口巨大,碳纤维行业的企业迎来了春天。“我们公司目前有两个产品已经做到世界第一。一是核磁共振时所使用的低温力学构件,包括碳纤维拉杆和跑道型碳环,另外一个就是风电用的拉挤碳梁。”许文前说,自己的企业还将研发重点放到了汽车轻量化领域,正在给车企批量生产高端汽车的碳纤维引擎盖。

  目前,澳盛科技的碳纤维产品在桥梁和建筑加固、医疗器械、3C电子产品、新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许文前创业的脚步从未停歇。今年,江苏澳盛(民用)航空复合材料项目落户吴江区中鲈专精特新产业园内,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主要产品涵盖航空高性能预浸料和大型复材结构件。

  以吴江为起点,澳盛科技的布局逐渐延伸到江苏镇江、福建晋江等地。“澳盛科技的经营规模即将突破20亿大关,目前正在全力冲刺上市。”许文前介绍说,未来,澳盛科技将把精力更多地放到汽车碳纤维部件的开发与生产中,努力成为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进而实现“大步走向世界,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目标。

  尽管当下国内碳纤维产业发展势头如火如荼,许文前却始终保持冷静和客观。他认为,碳纤维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技术推动的产品。中国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碳纤维强国,一定要有一批踏实肯干的企业,不断投入研发力量,注重产品工艺的提升,不断改进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而少部分想通过炒作碳纤维概念股来赚取快钱的投机者,在竞争赛道上只会被淘汰。

  发挥好“侨”作用

  除了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许文前还担任了江苏省政协委员、苏州市政协委员、吴江区侨商会会长。他表示,这些职务既是对他的肯定,更是一份责任。

  今年江苏省两会期间,身为港区江苏政协委员,许文前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加大港澳台侨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 更好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许文前在调研中发现,江苏省港澳台侨企业具有科研投入大、专利数量多的特点,但近年来参与江苏本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比率始终较低。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他从港澳台侨企业角度出发,为江苏省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

  许文前还热心公益事业,创业2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扶贫济困、回报社会,累计捐资1000万元。身为苏州吴江区侨商会会长,他一直呼吁苏州籍的侨胞持续关注家乡发展、参与家乡建设。同时,他更希望四海英才能够深耕苏州、共筑梦想,为苏州拓展国际合作牵线搭桥,为传播苏州声音赋能助力,汇聚侨界力量。(完)

编辑:顾名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