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宜兴警网融合 着力打造市域治理新品牌
中新网江苏新闻9月13日电(卢嫈)民生事“一键办”、破除信息壁垒、创新“警调衔接”机制……今年以来,江苏省宜兴市公安局统筹警网力量,创建无锡首个警网融合联动指挥中心,筑牢维护安全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着力打造市域治理新品牌。

民生事“一键办”,警网融合便民惠民
今年8月1日,宜兴和桥的王先生居住证丢了,可房东周女士长期不在家,一时没办法到当地行政服务中心补办登记手续。他想起了社区民警的宣传,将门牌上的二维码发给周女士,周女士扫码登记相关信息后,警网融合联动指挥中心立即收到申请。次日,和桥派出所社区民警就上门核实情况。几天后,王先生在小区门口的警务室领到了居住证。
警网融合联动指挥中心扎口宜兴全市各警种、部门的基础管控工作,充分发挥警网融合优势,通过开展指令流转、数据汇聚、专业研判、质态监管、对外协调等工作,打通宜兴240个“平安前哨”微循环,全面提升信息采集、风险感知、隐患排查、源头防范能力,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平安底座”。

破除信息壁垒,指令、数据双向推送
今年8月12日上午,警网融合联动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在网上巡查中发现官林镇的朱先生存在高危被诈骗风险。工作人员迅速指令社区民警与林先生会面,确保其不被诈骗分子迷惑。辖区民警接警后,第一时间联系上朱先生。原来,诈骗分子以新能源公司转账投资分息分红的方式,诱骗朱先生向所谓“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由于民警处置迅速,朱先生避免了24万元财产损失。
警网融合联动指挥中心的成立,打通了信息交互壁垒,实现共用共享,指令、数据双向推送,社区民警和网格员借助相关平台,可精准感知隐患风险和重点人员动态,第一时间处置到位。

创新“警调衔接”机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家住宜兴环科园梅园社区的林先生今年53岁。今年2月24日,他在干活时不慎从树上摔下,导致腰椎体受伤后,就赔偿金问题与用工方发生分歧。
警网融合联动指挥中心通过网格化巡查了解到此事后,立刻“把脉问诊”,确定相关责任单位,多次牵头召集联席会议,会同社区民警、网格员、司法所以及梅园社区工作人员妥善协调解决。最终,中心根据医生诊断、病理报告等,协调用工方给予林先生12.5万元赔偿。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警网融合联动指挥中心创新“警调衔接”机制,明确单元格责任民警组织发动辅警、网格员等力量,将矛盾化解在起始、解决在基层,大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宜兴全市238名社区民警全部入网,入网网格员4280余名,其中专职网格员1050余名。中心成立以来,涉警业务由公安开展综合研判指导基层落实管控,非警务类事项由政法委牵头向涉及部门及板块派发指令闭环推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