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源头活水涌 昆山产业创新集群建设虎虎生风
中新网江苏新闻2月9日电(记者 钟升)中国百强县之首昆山新春第一会吹响“抢抓数字经济时代机遇,全力以赴打造人才创新高地和产业创新集群”号角,为实现“新的超越”注入强劲动能。

8日召开的昆山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推进会提出,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动能强劲的产业创新集群,聚力打造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两个5000亿元级主导产业,重点布局新显示、新智造、新医疗、新能源、新材料、新数字六个千亿元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进计算、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数字经济等一批500亿元级先导产业。
昆山产业创新集群特聘顾问、东南大学经管学院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胡汉辉教授认为,昆山一直有一股敢拼敢闯、敢为人先的韧劲,曾经第一个自费建开发区,如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产值均已迈上1万亿元台阶,正迈入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领先新赛道的关键发展期。“昆山要在创新要素的组合上有所突破,做前无古人、领先国际的新集群,不仅仅是经典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版,而是融合创新区、产业链、产业集群等的综合发展,是让创新与产业的互动发展。”

引才引智与引资并重,昆山倾情涵养人才蓄水池。会上,昆山对最美昆山人才、最佳雇主、最佳人才落地平台、最佳引才合作伙伴以及2021年度昆山双创人才代表进行了表彰。
近年来,致力于打造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的昆山在“真金白银”揽才、育才、聚才上不遗余力,对人才关心的住房安居、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现实问题,更是舍得用资源、花精力,注重解决个性化需求,特别是对高端人才、顶尖人才,实行“量身定制、一人一策”服务,不断提高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昆山万洲特种焊接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龙回忆,2016年,经综合考虑,万龙及其研发团队落户昆山留创园孵化,加快把研究的新焊接技术成果转化为用于国家发展的技术产品。如今万洲焊接从当初的年营业额200多万元的小公司,发展到年营业额可达2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已经应用到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5G通讯等高端制造领域。“企业发展速度呈几何倍数的增长,离不开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人才创新团队的支撑,更有昆山及周边地区供应链产业链的支持,以及昆山一站式人才科创服务的帮助,让我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在舒心的环境中发展壮大。”
推进会上,昆山全市11个特色产业创新集群获授旗。昆山开发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集群,昆山高新区大力发展先进计算、生命健康产业创新集群,花桥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集群,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现代文旅文创产业创新集群,张浦镇大力发展中德智能制造创新生态集群,周市镇大力发展重大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创新集群,陆家镇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集群,巴城镇大力发展智能终端产业创新集群,千灯镇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创新集群。昆山九区镇将在协同发展中激发创新活力,切实做好强链固链补链,把昆山的产业基础筑得更牢、创新集群建得更强、发展能级提得更高,加快推动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转变、昆山体量向昆山质量转变、昆山产品向昆山品牌转变。
昆山市委书记周伟介绍,为打造人才创新高地和产业创新集群,昆山将实施四个“十百千”计划:高端人才引育“十百千”计划,到2025年新增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50名、省级以上双创人才(团队)100名、创新创业硕博士2000名;创新生态营造“十百千”计划,到2025年打造特色产业创新集群超10个、新增科创载体面积500万平方米、引进科创项目1000个;科创企业培育“十百千”计划,到2025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瞪羚企业2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数字技术赋能“十百千”计划,到2025年新增苏州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20家、苏州市级以上智能示范车间(工厂)100家、上云企业3000家。
“受到土地空间、能源资源、环境容量、用工成本等方面要素制约,昆山产业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周伟认为,昆山亟需加快补齐人才供给短板、创新能力短板。“昆山将进一步深化昆台融合发展集聚创新要素,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增强创新动能,以集群的形态组织创新、以数字的手段赋能创新,加快构建多方参与的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集群向更高能级的创新集群演变、产业经济向更高水平的创新经济跃升。”
周伟表示,昆山将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对标全国先进地区,在人才引进培育上先人一步,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快人一拍,在科创载体建设上胜人一筹,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充分激活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动能,奋力推动新时代“昆山之路”越走越宽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