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融入“双循环”拥抱对外开放新机遇
中新网江苏新闻11月27日电(黄云鹰)外资外贸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中韩产业园地方合作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城市,盐城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苏沿海开发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坚持“面朝大海向未来,绿色转型作典范”,积极拥抱对外开放新机遇,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再上新台阶。

增强利用外资质效。该市瞄准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持续开展大力度、高频次投资促进活动,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钢铁四大主导产业,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招引更多科技前沿、引领未来的产业项目。支持外资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拓展产业布局,鼓励外商投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外资总部经济,积极引导和鼓励支持设立外资总部经济和功能性机构。

提升对外贸易水平。高水平建设中国(盐城)跨境电商综试区,加快形成“1+4+N”整体布局。推动纺织、服装、箱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高端化、精细化发展。积极培育国家级、省级出口基地。充分发挥进博会、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溢出效应,加快优质消费品进口,以高质量供给催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拓展外经合作领域。该市抢抓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机遇,加大对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力度,积极寻求新能源、临港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等领域合作。以德龙镍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印尼投资镍铁合金项目为基础,积极争创境外合作园区,鼓励有条件、有意愿企业“抱团”走出去发展,落户园区、共建园区。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内需,繁荣国内经济。盐城下大力气培育内需市场,融入国内大循环。
科学规划城市商业网点。该市着力打造新的现代化城市标志区域,加快提升聚龙湖、建军路、城东宝龙等商圈和欧风花街、新弄里、盐镇水街等特色街区,积极引进国际大牌、全国名品、苏北首店,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数字赋能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该市鼓励实体零售龙头企业与有实力的线上企业合作,整合数据资源和市场资源,大力发展精准营销、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在线支付、快速配送等融合发展模式。支持电商企业通过新建、收购、合作等途径布局线下实体店,推动线下体验功能建设,培育消费者全时空消费需求。开展智慧商店示范创建,推动实体商业运用5G等信息技术。
消费激发中心城市活力。该市以培育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导向,以“培育新业态消费、挖掘传统消费、优化服务型消费、支持农村消费”为行动主线,以“品质生活·苏新消费”为活动平台,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探索发展“社群营销”“直播带货”等新模式,精心培育“云购物”“云直播”“云体验”等新场景,不断释放社会消费潜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