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区检察院七天结案助企业快速“回血”
中新网江苏新闻3月10日电(唐晓宇 李珊)“幸好检察院帮我们快速追回货款,我们的工期才没有延误,不然耽误一天罚款要好几千。”3月9日,江西某智能制造企业项目负责人葛先生给无锡市惠山区检察院的检察官打来电话,告诉检察官产品已经如期交付。
去年10月,葛先生所在企业接到某医疗器械公司订单,需加工一批生产医用手套的水槽。因卫生消毒要求严格,该批水槽的原料为含镍成分较高的304不锈钢管。工期紧张,该企业考虑到无锡地区钢贸企业多、商誉好,就让采购人员在网上找到无锡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向“销售经理”许某直接下单购买了6吨304不锈钢管材,总价约9.6万元。
很快,企业就收到了许某发来的钢材。为赶工期,葛先生没验货就直接安排工人生产。岂料钢材质量不过关,企业只能暂停生产。为此,葛先生带着两名员工赶到无锡,与许某交涉无果报警。警方于2021年1月28日将该案移送惠山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院受理案件后,启动涉企办案影响评估机制,对案件进行审查。检察官了解到,企业最大的诉求是尽快追回货款,延误一天,要承担数千元罚款,这对疫情影响下的企业来说是不小的损失。
检察官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侦查人员共同努力,促使许某向被害企业退赔货款、运输费及相应损失12万余元。2月3日,惠山区检察院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向法院提起公诉。2月底,许某被判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
办案过程中,葛先生的一句话令检察官感触很深:“我们听说无锡钢材贸易市场大、信誉好才来的。”
为此,惠山区检察院还联合区工商联向各乡镇商会发出《刑事风险提示函》,建议辖区商会积极督促广大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合同订立等方面增强风险意识,并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建立白名单制度,重点监控违法违规企业。
“惠山区集中了无锡大型钢材贸易市场,惠山区工商联是企业的娘家,将不断加强与检察机关的合作,营造诚实守信的经营环境,维护地方市场商誉。”惠山区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陈晓松说。
据悉,近年来,惠山区检察院连续办理销售假冒伪劣钢材案3件6人,先后对企业发出风险提示28次。检察长李营表示,惠山区是钢贸企业集中地,检察机关必须由面上治理延伸为精准施策,依法维护钢贸市场经营秩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