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盐城强化区域协同 以绿色动能增创发展优势

2025-10-31 16:07:13
来源:中新网江苏

  中新网江苏新闻10月31日电(蔡冰清)10月29日,盐城召开“勇挑大梁作贡献 绿色低碳当先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介绍盐城全力以赴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努力实现服务大局与自身发展协力共进的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王焱 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王焱 摄

  盐城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孙海山指出,多年来盐城实现了从“苏北城市”到“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再到被纳入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范围的连续跃升。这一身份的转变,是盐城战略地位提升最生动的注脚。

  “十四五”以来,盐城全市新开工长三角亿元以上项目1508个、占比超七成,其中落户上海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超300个。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等“5+2”新兴产业规模均超千亿元,新能源产业入选江苏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试点,光伏产业更是跻身“国家队”,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盐城“十五五”冲击“万亿之城”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的主阵地。如今,盐城与长三角地区共建的园区数量已达14家,其中与上海合作的园区高达11家,实现了县域全覆盖。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入选国家首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常州盐城工业园在全省南北共建园区评估中稳居前列。

  盐城拥有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2047万千瓦;今年1-9月新发绿电267.7亿度,总装机和发电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省第一。这不仅是盐城的绿色财富,更是服务长三角的底气。

  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和国家沿海开放城市,盐城的发展视野始终面向辽阔的海洋。盐城全面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等九大海洋产业蓬勃兴起。该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GDP比重已达20%。今年,盐城更是出台了全国设区市首部海洋经济地方性法规,以法治力量护航“蓝色梦想”。

  在公共服务领域,盐城与长三角的“同城感”日益增强:实现与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医保关系“跨省通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苏北健康管理中心投入运营,引进华东师大、南京师大等优质教育资源,与227个地区实现政务服务“跨地通办”,让人才和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完)

编辑:顾名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