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融机构精准“滴灌” 促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中新网江苏新闻10月20日电(李晓昂)随着“双碳”目标推进,绿色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面对产业升级、技术迭代、设备更新的迫切需求,如何获得金融支持,成为不少企业面临的痛点和挑战。
作为南京金融行业的代表企业之一,南京紫金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紫金租赁”)敏锐洞察到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凭借在绿色租赁领域的实践与成效,成功获评中共南京市委金融办授予的“金融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光伏储能企业的“及时雨”
南京本地企业大烨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大烨智能”)前瞻性地布局新能源赛道,却因财务问题遭遇融资困境。“当时我们急需采购一批储能设备,但资金压力很大。”该企业负责人回忆道,“更让我们头疼的是设备保险难题。”
紫金租赁在深入调研大烨智能的实际情况后,为其量身定制了500万元的融资租赁支持方案,并支持项目组通过多方对接、反复协商,最终成功锁定承保机构,为项目顺利投放扫清了关键障碍。
随着资金到位,企业产能加速释放,生产经营重回快车道。大烨智能负责人感慨地说:“这笔资金支持来得太及时了,让我们在储能领域的转型发展有了底气,也让我们看到了绿色能源产业的希望。”

新能源交通领域的“加速剂”
为积极响应新能源发展战略,镇江句容某国有企业计划采购一批新能源车辆,替代传统柴油车型用于道路巡检。项目推进过程中面临资金筹措压力,亟需外部金融支持。紫金租赁在深入调研与审慎风险评估后,迅速制定了专项融资服务方案。
资金问题解决后,新的难题又出现了:国企车辆审批流程有固定周期,而租赁业务的合规性要求必须完成车辆验收、手续核验等程序,二者之间的时间差可能导致项目进度滞后。紫金租赁团队主动前置服务,与4S店积极沟通,在尚未提车时便提前收集和核查资料,待车辆上牌后,快速开展复核确认,大幅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
最终,紫金租赁成功助力企业采购12辆新能源巡检车。如今,这些车辆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以零排放、低噪音的优势,为城市绿色发展增添了一道风景线。

光伏玻璃生产的“稳定器”
在国华金泰(山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光伏玻璃生产线全速运转,一块块高透光率的光伏玻璃有序成型,即将运往全国各地,成为太阳能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这些设备能及时到位,多亏了紫金租赁5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该项目对紫金租赁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公司首单上市公司业务成功落地。面对全新的产业领域,紫金租赁团队深入分析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严格核查设备产权和价值,优化内部流程,高效完成了从立项到投放的全过程。通过此次合作,紫金租赁也成功打造出服务上市公司客户的标准化操作范本。
从储能企业的困境突围,到新能源交通领域的高效助推,再到光伏组件生产的稳健支撑,这家从南京成长起来的金融企业凭借担当精神和高效服务,在绿色能源赛道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紫金租赁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绿色金融的发展理念,立足融资租赁“融资+融物”的独特优势,持续打造与绿色租赁相适配的项目方案、业务流程、专业团队及资产管理体系,不断拓展业务广度和深度,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