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绘就生态画卷 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5-08-27 16:35:16
来源:中新网江苏

  中新网江苏新闻8月27日电(王冰)处暑以后,晨曦微露,九里湖东湖生态湿地碧波荡漾,成群的水鸟掠过水面。远处,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简称“港务区”)临港装备制造产业园现代智能化厂房与湿地景观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生态与产业共生的画卷。

苏能垞城储能电站。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供图
苏能垞城储能电站。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 供图

  在港务区垞城片区,一排排磷酸铁锂电池舱整齐排列,昔日的退役电厂已蜕变为江苏规模最大的储能电站——苏能垞城储能电站。该项目总投资7.2亿元,通过盘活低效用地,将关停电厂的电网资源转化为绿色储能基地,年减排二氧化碳13.2万吨,节约5.3万吨标煤能耗,为徐州市提供清洁电力2亿千瓦时,实现“黑金”变“绿电”的华丽转身。

九里湖东湖生态改造项目。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供图
九里湖东湖生态改造项目。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 供图

  港务区的绿色转型并非孤立推进,而是与产业化、数字化深度融合。2024年,港务区综合物流营收达210亿元,同比增长显著,绿色产业贡献率再创新高。数字化方面,淮海国际陆港数字化服务平台通过整合连云港海港、国铁货运编组站、京杭运河亿吨大港等节点数据,打破传统物流信息壁垒,实现“公铁水”多式联运无缝衔接。这种“数实融合”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更通过智能路径优化减少碳排放,为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陆港经验”。

  近年来,港务区投资5.4亿元打造九里湖东湖生态湿地,通过修复生态系统、完善配套设施,将湿地保护与居民日常休闲相结合,成为市民休闲新地标。2025年,港务区谋划实施城建项目13个,其中,道路畅通类工程5个,生态文明提质类工程4个,功能设施优化工程3个,科教文卫提升类工程1个,年度计划投资约5.5亿元。后期,港务区还将持续开发“生态+文化+商业”的融合模式,为民生工程注入持久活力。

港务区临港装备智造产业园。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供图
港务区临港装备智造产业园。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 供图

  近年来,港务区还以绣花功夫推进生态修复。柳新河通过生态护岸、水系连通工程,加快水质标准提升。九里湖湿地修复工程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吸引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栖息。港务区的生态治理始终贯穿“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在招商环节中优先引入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低污染、高附加值产业。这种“腾笼换鸟”的策略,既盘活了存量土地,又推动了产业结构的绿色升级。

  从储能电站的“绿色充电”到湿地公园的“生态呼吸”,从高端制造的“绿色转型”到民生工程的“幸福提质”,港务区以“两山”理念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推动每一寸土地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完)

编辑:顾名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