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鹿楼镇:“沙窝”里的金蝉产业助力村民致富
中新网江苏新闻8月26日电(梁振)“全镇70%以上的土地为沙性土壤,适合种植树木,我们在树林里套种了金蝉。”沛县鹿楼镇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镇已发展林下规模套养金蝉面积5万亩,去年金蝉销售收益达4亿多元。

鹿楼镇地处大沙河畔,适合种植树木。二十世纪,当地种植果树、杨柳取得一定成果。在此基础上,人们发现,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套种金蝉,是一条增收的好途径,在不影响树木生长的情况下,亩均增收可达1万元。
药食同源的昆虫黑蚱,蜕变前叫金蝉,是备受欢迎的风味食品,其蜕下的皮壳叫蝉蜕,是《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药材。鹿楼镇抓住这一特性,大力发展林下金蝉抚育,为此,鹿楼镇建立了黑蚱野生抚育协作研究基地,开展了从林地选择、采集卵枝、保存卵枝、孵化卵枝、殖种、林间管理到蝉蜕采收等一系列研究,并进行规范化集中推广试验。

如今,鹿楼镇金蝉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2024年,鹿楼镇蝉蚁、卵枝销售约2亿元,辐射周边20万亩种植;金蝉销售2000吨,每吨价格在20万元左右,年销售金蝉收入达4亿元;蝉蜕销售约10吨,每吨价格在80万元-100万元(每公斤800元-1000元),年销售蝉蜕收入900万元左右。全镇金蝉产业综合收入达6.09亿元,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鹿楼镇依托成熟的种植模式,通过示范带动,用不同的合作方式鼓励有条件的村民积极参与种植。该镇在利用林下种植金蝉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养殖方式,通过大棚养殖,有效降低了低温对金蝉生长的影响,使金蝉能提前上市20天,收入翻倍。此外,还在大棚内探索出林间种植羊肚菌的模式,取得了可观的效益,林、蝉、菌亩产6万元已成为现实。针对林业套种金蝉受用地制约的问题,该镇积极推广种植芦笋套种金蝉,也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据了解,目前,鹿楼镇方圆10公里内种养金蝉超10万亩,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0多家,“树上摘金果、树下生金蝉”成为村民致富的产业首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