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探索“手工煎饼+直播带货”赋能残疾人就业增收
中新网江苏新闻7月9日电(朱志庚 王四慧)“朋友们看,这煎饼用的是咱石磨现磨的小麦、大豆和花生,传统工艺,麦香醇厚……”近日,在新沂市瓦窑镇残疾人之家的直播间,主播邢园园向观众展示手工煎饼的制作过程。镜头另一边,她的同样身有不便的同伴们娴熟地在滚烫的鏊子上摊开面糊,金黄饼皮滋滋作响,浓郁香气仿佛穿透屏幕。

在新沂市瓦窑镇残疾人之家,古老石磨的沉稳转动与数字经济的高效脉搏奇妙共振,“手工煎饼+直播带货”赋能残疾人就业增收的创新实践,正为残疾人铺就一条坚实而温暖的就业之路。
“从零‘粉丝’起步,到现在快七千‘家人’支持,中间艰辛一言难尽。”邢园园说,她本是墨河皮草城的服饰老板,因懂得线上带货,听说残疾人之家的煎饼销售有困难,便主动过来,无偿帮助残疾人之家直播带货。

随着时间的推移,煎饼销量日渐增加,配送又成了大问题。瓦窑镇残疾人之家负责人孙正勤为此专门购买了新能源电动车,每天清晨五六点钟起就根据订单把一张张煎饼送到客户手中。“每当听到‘你家煎饼真香’的评价,我感到格外欣慰和骄傲。”孙正勤说。
据了解,瓦窑镇残疾人之家自成立起,始终致力于为辖区残疾人提供康复与就业支持。去年以来,在新沂市残联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瓦窑镇残疾人之家大胆探索“手工制作+直播带货”融合模式,组织残疾人系统学习传统煎饼技艺,并借力电商平台打通销路。
“目前参与直播的残疾人及亲属已有10余人,在这里,除了有一份收入补贴家用,更让他们找到了久违的自信与价值。”瓦窑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许浩介绍。
瓦窑镇的探索,是新沂市残联多维度推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新沂市残联持续发力,面向残疾妇女开展“美丽工坊”美甲技能培训;推动盲人按摩行业规范升级,建成20家标准化机构,带动70名盲人稳定就业;与人社部门联动举办助残日专场招聘,促成13名残疾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依托中国结编织等特色项目培训,累计助力超500名残疾人实现增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