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环保科技城打造绿色产业升级新范式
中新网江苏新闻5月23日电(袁登国 周冬冬)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发布的江苏生态环境科技帮扶典型案例中,盐城环保科技城以“组团输送先进技术,服务产业整体提升”的创新实践入选。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盐城环保科技城组建节能环保产业工作专班,绘制涵盖环保装备产业链20余个关键环节的“产业热力图”,创新实施“链长+链主”协同机制,由党工委班子成员担任产业链链长,联动南大华兴、安达环保等龙头企业,围绕流域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六大技术领域,建立“需求库、技术库、项目库”三库联动的精准对接体系。
这一体系重构催生了显著成效,通过组织跨区域产业对接会,20余家链主企业实施“技术西进”行动。在辽宁阜新,兰丰环境以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破解老工业基地转型难题;在鄂尔多斯煤化工基地,中创清源超低排放技术签约3家能源企业;在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南大华兴智慧流域治理平台为11个工业园区定制解决方案。数据显示,签约项目中70%为综合解决方案,标志着技术输出已从单一产品向系统服务跃升。
创新矩阵突破技术壁垒。黄海碳中和产业创新中心聚焦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研发,长三角生态环保产业链联盟整合12家高校院所资源,建成国内首个环保产业中试验证基地。平台已孵化32项创新技术,其中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智慧化大气监测网格等6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创新在新疆对接会上大放异彩。石文生态的生物矿化固沙技术破解干旱地区生态修复难题,南大盐城研究院催化氧化装置使煤化工废水处理成本下降40%,碳汇林科技光伏治沙系统斩获中亚首单。这些突破印证了“技术走出去”战略的前瞻性,龙净科杰在西北市场的智能运维系统中标率提升40%,更验证了技术转化的市场价值。
模式创新释放协同效应。在鄂尔多斯环保洽谈会上,“城市合伙人”模式引发行业热议。盐城与鄂尔多斯环投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创新设立“环境绩效托管”服务,将服务费用与污染物减排量挂钩,形成风险共担、效益共享机制。该模式已在4个试点项目落地,带动产业链新增订单9.8亿元。
新疆合作则开创“云端协作”新范式。“东西部环保产业协作云平台”实现技术需求在线匹配、项目进度云端监管。江苏安达环保与新疆企业联合打造的200MW光伏治沙项目,创新性结合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技术。该项目依托安达环保研发的“智能光伏支架+生物固沙模块”系统,实现年发电量2.5亿千瓦时、固沙面积超3000亩,并与江苏碳汇林公司合作开发碳汇资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碳汇收益达1200万元。
当前,盐城环保科技城已形成辐射全国的市场网络。“技术西进”行动累计落地项目27个,合同金额超15亿元。在陕北矿区,模块化集装箱设计的集成方案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在西北市场,智能运维系统开辟服务新蓝海。这种“组团出海”模式有效破解了单一企业市场拓展困局,将技术势能转化为市场动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