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苏正文
新闻热线:18013384110 电子邮箱:jsxww110@126.com

丰县师寨镇:建设“共享大棚” 解锁“共富密码”

2025-05-22 16:23:04
来源:中新网江苏

  中新网江苏新闻5月22日电(张洪亮 胡红运)“最近早晚温差大,要保证棚内温度在22℃左右,白天温度高了要及时通风,夜间温度低时要把通风帘放下来,保证昼夜棚内温度平衡。”最近每天早上6点,36岁的丰县师寨镇村民王斌都要来到蔬菜大棚,查看棚内温度湿度,给蔬菜、瓜苗掐尖缠藤、除草修枝,忙得不亦乐乎。

  连绵起伏的设施大棚里蔬果飘香。王斌介绍,这里是政府投资新建的师寨镇特色农产品设施基地,共建设170多栋高标准钢架大棚。他租下30个大棚,种植西甜瓜、蔬菜和食用菌,一个大棚预计每年可带来一两万元收益。

艺博西甜瓜基地经营者王斌在查看大棚早茬西瓜长势。张洪亮摄
艺博西甜瓜基地经营者王斌在查看大棚早茬西瓜长势。张洪亮 摄

  今年以来,师寨镇围绕“设施农业+产业化”,通过订单种植、统一经营、利益共享模式,利用上级财政衔接补助资金900万元,在贾庄村、汪屯村投资建设高标准特色农产品设施基地300亩,配套建设高标准钢架大棚171栋。其中,暖棚22栋,适合蔬菜或食用菌的周年栽培;凉棚149栋,适合“秋延迟”或“春提前”农产品种植,能有效增加农户的收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特色农产品设施基地的良好前景吸引了周边不少种植户。“一开始,我种植10个大棚的羊肚菌,收入很不错,接下来,我再租10个大棚种植蔬菜,赶上好时候了。”此前,一直在黑龙江做生意的刘鹏下决心要大干一场。

“共享大棚”设施齐全,交通便利。胡红运摄
“共享大棚”设施齐全。胡红运 摄

  “我们主推产业联盟的发展方式,构建起‘龙头+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基本框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共享大棚’模式是政府建设、村民‘共享’的大棚使用方式,有效解决了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资金不足、技术匮乏、销路难寻等一系列难题,为广大农户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师寨镇党委书记刘丽说。

  据介绍,下一步,师寨镇将继续扩大瓜菜、食用菌种植面积,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从大棚建设、育苗栽秧、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入手,不断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共同缔造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产业振兴新路子。(完)

编辑:顾名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