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积极探索普惠托育新模式
缓解带娃“焦虑” 托起民生幸福
江苏积极探索普惠托育新模式
为缓解“带娃难”,解决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近年来,江苏将促进托育服务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各地不断创新,打造了一批示范性托育机构,带动江苏托育服务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上午十点,走进南京西城晨星托育海峡城分园,十几个三岁以下的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着户外“大探险”,而不足一岁的乳儿正在室内玩耍。记者看到,温馨的教室里分布着美工、益智、阅读、运动等多个功能区,除了能满足看护、喂养等基本需求外,托育园还将潜能激发、早期启蒙等家长关心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幼儿的“集体生活”中。
南京市民黄燕说:“我们家小朋友现在是13个月,我跟她爸爸就在这个园区上班,8:30以后送到这边来,然后4:30的时候接。原来极度黏妈妈的,现在的话就变成了一个开朗的小向日葵,见到谁都笑。”
南京市建邺区常住人口达53.4万人,其中17岁至40岁年轻人占比38.33%,是南京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城区。如何为年轻爸妈“减负”,这不仅是关乎民生幸福的“关键小事”,更是影响城市人才吸引力的变量之一。为此,建邺区整合各方资源,由区人才集团成立南京晨星托育有限公司,采取国企主导办园和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方式,将普惠托育机构“嵌入”到产业园区内,让职场父母实现“上班带娃”两不误。
南京市建邺区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宁振奎说:“根据我们建邺的高新区、江东、CBD和科技岛这四个园区里面的特点,做了9家普惠的托育机构,目前能服务企业大概是在八九百家左右,做到了楼下带娃、楼上上班。”
放眼江苏,在政策引导下,多地因地制宜创新服务模式,形成“机关+高校+园区+企业+医疗机构”的多元化供给格局。无锡市梁溪区毛湾家园C区38号原本是闲置多年的国有资产。去年7月,这里被打造成为无锡首个由国企承办的托育园项目。不仅开设了乳儿班、托小班和托大班等不同年龄班次,还贴心地根据不同家庭的需求增加了按周、按天和按小时的托育服务。比如,在正常托育时间以外,延时托育1小时,仅增加收费10元,人性化的服务为加班来不及接孩子的父母送上了“定心丸”。
无锡市金禾托育园老师袁琳说:“我们提供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延时托、寒暑托。区别于传统模式,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儿保团队每月驻点培训,建立婴幼儿健康管理档案,真正实现优质、 普惠托育一体。”
截至目前,江苏已有南京、无锡、苏州3市入选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苏州、南京获评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全省各类托育机构可提供托位数超过36万个,完成备案的托育机构超过4000家,数量居全国前列。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朱晓莹 陈忠耀
供片台│无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