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经验举措清单发布 昆山经验入选
中新网江苏新闻3月22日电(杨新月)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发布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经验举措清单。昆山市“插花式”推进小微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经验做法入选。
“插花式”改造,是一种在不进行大规模整体拆除重建的前提下,针对零散、碎片化的空间或设施进行局部优化提升的微改造模式。

自2020年起,昆山大力实施“昆小薇·共享鹿城”专项行动,明确持续关注儿童健康成长需求。以街头转角、老旧小区、征收闲置地、围墙等居民身边的小微公共空间为对象,开展口袋公园、魅力街角、活力街巷等九大类型“针灸式”微更新,着力唤醒“家门口的沉睡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多人性化的绿化和游憩空间。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昆小薇”项目410个。
如今,越来越多小而美的儿童友好空间出现在昆山的城市转角处。蓬晨社区旁,以“熊出没”为主题的儿童友好公园精巧地镶嵌在社区外的街角;洞庭湖路大桥下的“鱼园”,通过海洋主题彩绘让桥下闲置空间变身趣味海底乐园;顺帆路与盛晞路交汇处,“邂逅小王子的狐狸”项目以童趣雕塑和彩绘装点,营造生动活泼的城市氛围。

这些“插花式”的小微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不断着唤醒城市的“灰空间”,让城市的脉络因儿童的欢声笑语而生动起来,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温度。2023年以来,昆山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以“一米高度看城市”为核心理念,结合“昆小薇·共享鹿城”专项行动,以老旧小区改造、公园城市建设等为契机,持续进行适儿化改造,构建涵盖学校、医院、社区、公共空间等多维度的儿童友好体系。
截至2024年,昆山共建成24个儿童友好公园、15家儿童友好医院、40所儿童友好学校、21个儿童友好社区、51个儿童阅读空间、3个儿童友好商圈。下一步,昆山将持续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大力开展“童乐空间”建设工程、“童享服务”供给工程、“童伴成长”关爱工程等系列儿童友好项目,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关怀,都能在安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