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土壤条件深化反腐败斗争
我省交好移送司法机关、深化以案促改、开展廉政教育“三张答卷”——
铲除土壤条件深化反腐败斗争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准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以突出铲除土壤条件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以“全周期管理”方式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查深查透查全,查根查源查责,交好移送司法机关、深化以案促改、开展廉政教育“三张答卷”,构建办案、治理、监督、教育完整闭环,实现从个案查处向系统整治提升转变。
精准查办案件,坚决减存量、遏增量
国有企业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一旦监管不到位,极易发生腐败。南京市建邺区纪委监委对近年来建邺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大项融资项目逐个排查时发现,相关中介机构在承接集团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和融资贷款中介业务中存在异常。通过大数据查询比对、分析研判,该公司原副总经理魏巍的贪腐线索很快浮出水面。经查,在任职集团财务管理岗位期间,魏巍利用职务便利为相关公司、银行在承接集团资产评估、融资发债、票据贴现等业务中提供帮助,大肆收受贿赂。去年8月,魏巍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35万元。
反腐败必须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永远吹冲锋号。省纪委监委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把严惩政商勾连的腐败作为攻坚战重中之重,坚持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一起抓,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着重抓、着力查,不断丰富防治新型腐败、隐性腐败有效办法,坚决清除系统性腐败风险隐患。
日前,省纪委监委审理室与相关监督办案部门,就进一步增强案件质量共同体意识、持续推动高质量办案进行“1+1”研讨交流。会上,部门业务骨干结合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聚焦新型隐性腐败、涉案人员处置、加强追赃挽损、常见证据问题、保障审理时限等方面进行热烈讨论、头脑风暴。
保障案件质量是一个全链条系统工程,必须全流程贯通发力。江苏创新打造“4+2+Z”工作模式,优化改革纪检监察机关内部运行机制,明确由党风政风监督室、信访室、案件监督管理室、案件审理室4个综合业务部门统筹牵头,驱动监督和办案2个业务主轴,综合部门从机关党建、政策宣传、信息技术等方面共同保障监督办案,着力构建案件质量共同体,实现内部运转同频共振相互支撑、衔接顺畅配合高效,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检验。
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在表现形式、危害程度等方面虽有不同,但同根同源、互为表里。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刻认识风腐一体问题的严重危害性,把握风腐一体交织特点和本质,坚持凡查作风问题必挖腐败案件,凡查腐败案件必看作风问题,坚决斩断由风及腐的链条,清除侵害党健康肌体的病毒。
在查办常熟市琴川街道原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金某案件时,该市纪委监委以其收受企业老板所送贿赂款为切入点,查实金某长期、多次收受老板赠送的各类卡券、红包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并发现其乐于充当“二传手”向他人转送财物。经循线深挖,该市纪委监委查实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领域其他人员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购物卡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先后立案10人。最终,金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8个月,并处罚金33万元。
以案促改促治,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
“市农业农村局要带头履行主体责任,以专题排查整治开道,以监督体系建设保障,以制度健全完善固本……”近日,在南通市农业农村局会议室,一场纪检监察建议公开送达会正在进行。
此前,南通市纪委监委对近年来查处的所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案件进行专题剖析,发现市农业农村局存在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村账镇记”部署要求滞后、管理指导脱节、监督合力不够、制度执行不严等突出问题。为做深监督促治、以案促改,该市纪委监委专题制发并公开送达纪检监察建议,下发工作提醒函,推动完善村级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专项审计等制度20余项。
从强化个案剖析、类案分析到督促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案件中发现的区域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加强专题分析,着力弄清楚腐败滋生的土壤“是什么”、条件“有哪些”、原因“在哪里”,从制度机制上找症结、提对策,综合运用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提示等方式,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标本兼治防治腐败。
省纪委监委探索建立案件反思制度,推动纪委监委相关职能部门、派驻机构、巡视机构、发案单位围绕办案结果查摆不足,对未能及时发现问题线索和体制机制漏洞等进行反思,倒逼发案单位主体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一体落实,横向上督促发案单位对症下药、靶向整改,纵向上推动整个系统举一反三、源头治理,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泰州市纪委监委结合实际制定留置案件反思工作指引,明确反思工作的主体、内容和流程。根据工作指引,在留置案件结案后,针对案件暴露出的相关责任缺失等问题,研判启动反思工作,推动案发单位党组织、相关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巡察组等责任主体分别召开反思剖析会、制定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通过“一场会议”说责任、“两张清单”促整改,自查自纠责任落实短板,倒逼提升监督监管质效。工作指引出台以来,该市先后对9起典型案例开展案件反思,推动相关责任主体检视整改,建章立制15项。
以兴化市委原常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原书记刘锋受贿案为例,泰州市纪委监委发函至相关市委、市纪委,以及对刘锋先后任职的两个开发园区开展巡察的市委第三巡察组等反思主体,要求深刻检视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相关纪检监察组织和巡察机构监督责任履行方面存在的不足。目前,各反思主体均已开展自查剖析,召开反思剖析会,共制定问题清单27条、整改清单54条。
开展廉政教育,强化以案促教、警示震慑
2月18日,邳州市纪委监委在市人民法院围绕该市某镇党委原书记陈某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开展“以案四说”沉浸式纪法教育课堂活动,通过“现场庭审+案件剖析+警示教育”的形式,为巡视巡察及集中整治中存在问题较多的镇(区、街道)党(工)委书记、镇长和家属、年轻干部以及财政所长上了一堂生动的廉政教育课。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江苏纪检监察机关全链条统筹“查改治”,强化运用典型案件开展以案促教工作,立案之初,即将以案促教与案件查办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不断健全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机制。2024年以来,徐州市纪委监委从旁听庭审这一“面对面”的警示教育资源入手,按照“以案四说”4个环节,为案发单位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重点岗位干部、年轻干部打造沉浸式纪法教育课,目前已开展“以案四说” 60场,1800余名党员干部受到教育。
各地注重案件通报的时效性、震慑力,在有关审查调查对象被立案留置后及时向发案单位通报情况,既通报案件、形成震慑,又明确要求、督促整改,进一步放大以案促改促治促教的功能和效用,推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持续探索丰富教育内容和载体,省纪委监委以身边事、身边案为重点,综合运用警示教育基地及警示教育片、违纪违法干部忏悔录等资源,通过组织廉洁课堂、专题警示教育会等形式,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各地注重用好已有资源宣传纪律故事、家风故事、廉洁文化等内容,通过“沉浸式”“反思式”教育,分层次分领域精准滴灌、靶向发力、触及灵魂,引导党员干部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化为自觉。
记者 顾敏